近日,昆明地鐵被指拖欠大量員工工資一事引熱議,員工稱養老保險和公積金已斷繳。
據澎湃新聞9月27日報道,對此,該公司一中層表示最近很艱難,總得挺過去。政府人士稱暫時有困難,正想辦法解決,地鐵不會停運。
另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9月26日,昆明軌道交通集團黨委辦公室工作人員稱:“是存在欠薪情況,因集團涉及子公司較多,具體情況及人數需要核實。”
一位員工表示,從今年5月開始,其工資就一直沒有發放。“現在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向親朋好友借錢或者貸款生活。但為了保證地鐵的正常運營,一直都在正常上班。目前非常擔心房貸逾期問題。”該員工表示。
另有一位員工表示,除了已停發的工資,員工們的五險一金也已經拖欠了一年多時間。此外,質量安全獎金、餐補和績效等,從去年年底以來也一直沒有發放。
據了解,昆明地鐵于2012年開通,目前有6條線路,由昆明地鐵運營有限公司負責運營。
天眼查數據顯示,昆明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是昆明軌交100%控股的子公司。昆明軌交的主要股東為昆明國資委和云南省財政廳,二者占股分別為87.5%和12.5%。
根據昆明軌交財報,2022年,昆明軌交的總營收為6.29億元,運營成本約15.59億元,政府補貼為9.75億元。扣除政府補貼,其虧損為9.30億元。
2022年各地地鐵的年報顯示,扣除政府補助,只有武漢、深圳、濟南、上海四地地鐵盈利,其中武漢地鐵盈利14.83億元,數量最多。
而今年上半年,從已經公布財報的28個城市地鐵看,共有15個城市地鐵補貼額在2億元以上,扣除補貼,23個城市地鐵處于虧損狀態。
據中國新聞周刊,有交通行業人士,不少城市的交通年支出約占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他說,“如果財政收入減少,勢必影響對公共交通的支出。”
經濟日報于2022年11月發表評論文章稱,很多城市熱衷于修建地鐵,看重的是地鐵建設帶來的直接或間接效益。但地鐵項目作為重大基礎設施,投資數以百億元計,對于沒有點“實力”的城市,不敢輕言上馬地鐵項目。地鐵項目不僅前期建設投入巨大,后期運營維護成本也是一筆巨額開支。從目前國內情況來看,不少地方地鐵運營仍處于虧損狀態。
各個城市還是要結合自身財政實力和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需要進行綜合考量。如果地上交通資源能夠滿足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城市發展需要,就沒有必要急于興建地鐵,否則容易造成資源浪費,也容易增加債務風險和財政支出。
事實上,公共交通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能把修建地鐵當作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特效藥”。在某些地區地鐵建設延緩的情況下,可以立足當下實際情況,對道路和公交系統進行重新規劃調整,通過增設潮汐車道、公交專用車道、發展城市快速公交等多種手段,提升公共交通運力,打通城市道路“堵點”,增強城市整體運轉效率。
對于修建地鐵,需量力而行,多一分理性、少一點沖動,多想想如何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少炒作地鐵概念。各地應通過挖掘自身潛力發展優勢產業,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投資,打造宜居環境吸引人才。以馳而不息的努力,推動城市發展、人口集聚、實力提升,“地鐵夢”會更快實現,地鐵線路才能不斷拓展,地鐵車輪方能行穩致遠。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