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安全生產是企業長久發展的關鍵保障。兩者相輔相成,與企業的效益、穩定發展和形象緊密相關。加強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是城市公交企業穩定、長久、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
城市公交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可以從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風險全過程管理、實施安全管理數字化轉型、探索建立有效的職業健康干預措施等方面開展工作。
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安全生產的保障和基礎,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原則,明確各部門、各成員的安全生產職責,全面貫徹落實,充分調動從業人員的安全主動意識,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通過細化安全生產職責,補充完善安全責任清單,建立評價和考核機制,推動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全面落實。
二、加強安全風險全過程管理
結合2018年更新的《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價實施細則》要求積極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按照2021年新發布的《安全生產法》要求繼續推動雙重預防機制全面落地,結合GB/T 29639—2020要求推動應急預案修訂,探索建立從風險管理、隱患排查、應急管理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機制,逐步形成安全管理標準化、現場標準化、操作標準化的長效機制。
三、實施安全管理數字化轉型
進一步提高安全系統的管理能力、信息處理與資源整合能力、應急突發事故處置能力、暴恐事件的反應能力、公交系統的整體運維能力。推進大數據、車路協同、物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廣泛應用,讓數據充分賦能企業安全管理,實現跨業務領域、跨部門的安全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精準服務和科學決策。
四、探索建立有效的職業健康干預措施
深入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結合工作特點,采用科學的方法,對職工的身心健康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措施,及時有效干預。對駕駛員等關鍵一線崗位, 需全面梳理日常監測、重點監控、健康咨詢、主動干預、跟蹤隨訪、建檔管理等職業健康管理全過程流程,讓工作無死角,促進實現人的本質安全,全面推進本質安全型職工隊伍建設。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