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浩蕩滿目新,揚帆奮進正當時。3月30日,合肥軌道2號線東延線“新征程2號”盾構機破土而出,標志著2號線東延線順利實現全線“洞通”!
2號線東延線全長14.5千米,均為地下線,設站11座,線路銜接既有運營2號線三十埠站,沿長江東路、太子山路、四頂山路、泉香路敷設,止于泉香路站。線路串聯肥東老縣城、肥東火車站與肥東南部新市鎮,與既有2號線貫通運營后,將加強肥東縣與合肥中心主城區之間的聯系,帶動肥東縣經濟發展,推動合肥軌道邁入“市縣一體化”新時代。
作為合肥軌道三期建設規劃首批開工項目,“奮斗”二字始終是2號線東延線建設者們最清晰的注腳。下穿國鐵、上穿成型隧道、穿越高壓燃氣管線、穿河穿橋……合肥軌道的建設者們以昂揚的姿態力克多個難點,變“假期”為“工期”,歷時2年6個月順利實現全線“洞通”。
2號線東延線的順利建設,同樣離不開肥東縣政府及肥東縣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多次協調召開現場調度會,解決征地拆遷、管線遷改、道路交通導改、沿線產權單位用地保障等諸多問題,全力保障工程進度加速推進。
今天,讓我們將鏡頭拉近,一起探尋2號線東延線“洞通”背后的故事。
精準突破 平穩下穿國鐵
此次貫通的新安江路站至肥東火車站區間全長1130米,盾構機自肥東火車站始發,沿規劃太子山路向北掘進,至新安江路站接收。該區間先后下穿肥東火車站2站臺8股道、西氣東輸高壓燃氣管道及合肥繞城高速路基段等風險源。
針對盾構下穿國鐵的復雜施工環境,合肥軌道提前籌劃,組建了一支近10人的涉鐵專班隊伍,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作為這支專班隊伍的領頭人,合肥軌道建設分公司協調處工程師周建華深感責任重大。“當時涉鐵手續辦理成了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難題,時間緊、任務重,一刻也不能耽誤,唯有迎難而上克服困難。”,周建華說道。在手續辦理近兩年的時間里,專班的所有人都緊繃著一根弦,每天數十個電話是常態,從東到西,時刻趕赴在路上,先后組織召開協調會、評審會10余次,最終在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以及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完成了相關涉鐵手續辦理。
在相關手續辦理的同時,現場技術人員也在馬不停蹄地忙碌著,提前制定完成了盾構機吊裝、始發、掘進、穿越風險源、接收等各項涉鐵專項施工方案,多次開展專家論證,確保達到最優最細,為施工提供了切實可靠的技術保障。
盾構施工過程中,面對盾構下穿國鐵極高的沉降要求,合肥軌道帶領參建單位現場設置試驗段,積極收集整理各項掘進參數。“工程項目監測是盾構掘進中控制地層沉降必不可少的一環。”項目安全總監杜彥杰介紹道,只有持續反復地采集監測數據并計算,才能精準得出盾構掘進影響監測區的沉降和位移。
為確保施工安全,他積極帶領監測隊伍,采用數值模擬和自動化監測相結合的方法,提前分析圍巖土壓力對國鐵運營線變形的影響,并將數據及時反饋至盾構施工班組。在充分結合各項技術參數后,盾構機司機根據指令合理控制掘進速度,管片拼裝班組及時跟進同步注漿、二次注漿及使用增注型管片,檢測組時刻關注監測數據反饋,各專業協同配合,保障了各項指標皆在控制范圍之內。
此外,合肥軌道建設分公司工程一處業主代表儲士營積極聯合鐵路部門,對下穿國鐵段開展了為期20天的晝夜巡查,確保國鐵運營安全萬無一失,順利完成區間貫通任務目標。
統籌兼顧 攻克“三大難關”
三十埠站至護城路站區間全長1851米,盾構機自護城路站始發,沿長江東路向西掘進,至三十埠站接收。盾構機掘進期間困難重重,需先后克服下穿淮南線及合寧繞行線、西氣東輸高壓燃氣管線、既有2號線出入場線三大難關,為合肥軌道三期規劃線路中盾構施工風險最高、難度最大的區間。
精密控制沉降:盾構機下穿鐵路淮南線及合寧繞行線4股軌道時需嚴格控制最大沉降值。為確保國鐵運營安全,合肥軌道建設分公司業主代表張旭東積極組織召開協調會議,在鐵路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土體自身的自穩性,使盾構機掘進速度與同步注漿、二次注漿方量、初凝時間等相匹配,嚴格控制盾構掘進參數,有效減小了地層損失率,最終將地面沉降值控制在標準內。
創新工藝工法:盾構機下穿西氣東輸高壓燃氣管線及保護涵樁基時,右線結構外輪廓距離保護涵最近的樁基外邊緣僅1.212米,給盾構施工帶來了巨大挑戰。張旭東迎難而上,邀請了行業內多名專家共同研討,在一次次的方案優化中,最終確定采用“深層位移+地面監測數據”動態調整施工參數的施工方法。
該方法通過定位確定區間與西氣東輸管道交叉點,鉆孔至管道頂2米處埋設測斜管,用于深層土體位移監測,來獲取不同深度土體側向變形以及監測區域內的地面沉降數據,從而構建三維立體空間變形狀態,用以判斷盾構施工過程中對該區域土體及管道的影響,動態調整盾構施工參數,確保盾構安全下穿風險源。
多措并舉破局:盾構機掘進過程中需要近距離平行下穿既有2號線出入場線,伴行長度達588.21米,為合肥軌道建設史上盾構下穿并伴行既有線長度之最,最小凈豎向距僅4.3米。
張旭東帶領參建單位與相關部門充分溝通,針對下穿區域劃分模擬段、試驗段、控制段、穿越段4個控制區域,分別制定沉降、變形、預警指標,嚴控出土量、推進土壓力,并加強地面沉降監測頻率。同時在既有2號線出入場線隧道中安裝全站儀,進行24小時自動化監測;并充分利用夜間運營線停運期,每周對2號線出入場線進行不少于3次的人工復核數據對比分析,確保既有線路運營安全。
在全體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合肥軌道高質量穿越全部風險源,圓滿完成全線“洞通”任務目標。截至目前,2號線東延線11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盾構區間已全線洞通;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已完成總量的34%,軌道鋪設已完成總量的37%。
春風浩蕩,戰鼓催征。合肥軌道將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乘勢而上,扎實做好2號線東延線附屬工程施工、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軌道鋪設等各項工作,在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凝聚最大前進合力,奮力推動合肥軌道交通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完成年內開通運營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再創佳績!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