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飛速發展,地鐵軌道交通作為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在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被委以重任,積極構筑節能、降碳、減排的新型交通生態系統,無疑成為當下研究的重要課題。
5月17日下午,青島市李滄區節能宣傳周金海牛會場,由青島市地鐵產業協會、金海牛平臺、易企謀節能產業平臺聯合主辦的地鐵軌道交通節能創新交流會圓滿舉辦!交流會現場座無虛席,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紀明濤,青島市發展改革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張仲偉,青島地鐵產業協會會長劉松,青島地鐵產業協會副會長孫浩等領導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地鐵軌道交通產業分享成功的節能經驗,就地鐵軌道交通產業的實際節能需求展開系列交流研討。
青島地鐵產業協會會長劉松在開場致辭中,強調要通過新渠道、新手段的探索創新,形成地鐵產業生態發展的新格局,運用金海牛市場化的手段盤活地鐵集團相關資源,為青鐵置業、商業、智管公司等搭建溝通合作平臺,打造包含研發、生產、倉儲、辦公、展示、國際交流等全業態的地鐵產業集聚基地。
金海牛平臺創始人江樹國致辭,表示要錨定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搭建行業資源整合平臺,建立行業協作生態圈,為地鐵軌道交通上下游產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服務,期待通過創新模式的融合,成人達己,錯維共贏!
易企謀節能產業平臺創始人王克選,講述平臺的階段成果、資源對接活動、功能定位與服務模式,致力于賦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將產業鏈條細分、切段,讓每個環節都發揮該功能段企業最專業的特長、互補短板,共同為客戶服務,發揮新木桶理論的優勢,讓相關利益方錯維共贏,互相成就。
地鐵軌道交通的節能創新,與各專業領域的技術、產品、資源是分不開的,交流會上,管道伴熱的節能應用,以“低碳”驅動地鐵站綠色通風新模式,耦合供熱系統地鐵鍋爐房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方案,高大空間專用空調在地鐵車輛段的節能應用,地鐵站燈箱智慧照明解決方案,適用于軌道交通照明的高光效長壽命LED節能方案,智能洞照箱解決方案,匯川低壓永磁同步電機節能應用,城軌空間極致節能照明及數字低碳運營服務與碳普惠的體系構建與研究……13個來自全國的廠商專家現場分享,受到地鐵集團領導和嘉賓們的關注和贊譽。
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分享、推廣展示勢在必行,交流會后,易企謀節能產業平臺創始人王克選帶領與會領導和嘉賓參觀青島節能低碳產品技術推廣展示中心實地參觀,這里既是上游制造商的青島推廣中心,又是銷售服務商的共享旗艦店,更是用能企業甲方的一站式資源獲取平臺,眾多科技產品及多樣前沿科技悉數布展,展示了節能技術的創新成果和廣闊前景。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