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2月4日,泰國政府舉行內閣會議批準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二期工程。
泰國總理府發言人吉拉育·荒薩表示,政府批準了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二期(呵叻至廊開段)的實施方案,泰國總理佩通坦·欽那瓦要求密切跟進項目推進情況。
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二期工程(呵叻-廊開段)全長357.12公里,建設預算為3413.51億泰銖。獲得內閣批準后,該項目將于年內啟動招標并開工建設,計劃于2031年投入運營。建成后不僅能大幅提升民眾出行的便捷性,還將作為重要的戰略通道,促進泰國與老撾及中國之間的往來。
泰國內閣于2017年7月11日批準泰國國家鐵路局(SRT)實施中泰鐵路合作項目曼谷一期工程(曼谷-呵叻段)。一期全長約253公里,預算投資1794.13億泰銖,施工期為4年(2017年-2020年)。然而該項目延誤,目前整體進度僅完成35.74%,預計將在2031年投入運營。
因一期工程大幅落后于計劃,泰國總理要求交通部和鐵路局加快推進一期工程的施工進度,盡早完成項目。
同時,泰國總理佩通坦就泰國向緬甸斷水斷電問題作出指示:對于邊境地區的斷水斷電措施,由泰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進行監管。
同日,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坦·威乍耶猜回應了在緬甸邊境斷電的授權問題,他稱已經下令讓泰國電力部門立即對緬甸方面斷電。普坦表示,根據技術犯罪打擊中心的數據,以及泰國國家警察局的報告顯示,2022年6月到2024年6月期間,泰國有超過50萬人成為電詐團伙的受害者,造成超過600億泰銖的損失。因此,如果有證據表明確實存在泰方向電詐團伙或跨國犯罪團伙提供電力,外府電力局可以根據合同條款減少或停止電力供應。
普坦表示,他已指示泰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通知外府電力局立即采取行動,切斷電力供應,確保問題得到解決。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