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北京地鐵22號線12標項目召開“大干100天,確保兩站主體結構封頂”勞動競賽啟動會,正式吹響沖鋒號角。公司有關領導、各分包單位公司領導和現場負責人、項目管理人員參加了啟動會。會議由項目經理楊宇博主持。
啟動會上,楊宇博就開展勞動競賽進行動員并宣讀競賽方案,明確了此次勞動競賽各工期節點要求、獎罰措施。他強調,去年開工以來,項目克服了重重困難,按時完成節點目標,今年第二季度履約排名位居第三,受到業主肯定。但由于疫情等因素,目前距年終目標壓力巨大。開展勞動競賽,旨在調動參施單位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揮全體建設者主力軍作用,確保安全、優質、高效、圓滿完成年內主要履約目標,力爭政務中心站和站務中心東站分別于2022年10月31日前和2022年11月25日前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北京杰遠、永德偉業、天拓華然、鑫凌盛達四家公司領導紛紛表態發言,承諾一定按照責任狀要求竭盡全力,克服困難,統籌安排,見縫插針,占滿時間、占滿空間,確保安全、優質高效完成節點目標。在與會人員的見證下,楊宇博與四家分包單位負責人簽署了勞動競賽責任狀。
公司副經理趙建武從生產組織方面提出幾點建議:大家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詳細統籌,細化節點;加強工程調度,設立周例會、日碰頭機制;做好對參施單位的協調服務工作;做好計量款的及時計量支付;抓好安全工作,尤其是工序轉換的安全風險控制;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
公司工會主席蔡朝霞從勞動競賽組織方面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科學組織,程序規范,考核嚴明,獎罰公正;二是勞動競賽要與“安康杯”競賽、與職工群眾技術創新緊密結合,守住安全底線,平安施工,高效履約;三是重視人文關懷,做好防暑降溫、食品衛生、疫情防控工作,保安全穩定大局,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公司黨委副書記、經理廖秋林強調:這個標段是平谷線首開點,一年多來,項目團隊克服了很多困難,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成為平谷線的產值主力。但下半年的任務任重道遠,希望全體參建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認識到工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抓住施工黃金季節,爭取年末履約爭先;項目部要統籌施工資源,充分協調好人材機,為分包連續作業創造條件;高度重視工程質量,優化側墻混凝土混合比,嚴格把控防水質量;總部掛點領導參加項目雙周調度會,主要領導參加月度考核會;流動紅旗上墻,開展履約后評價,優秀的分包隊伍后續優先使用;做好疫情常態化管控工作,每月開展一次桌面應急演練;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抓好機械、臨邊、高墜、消防、防擾民工作,確保施工安全。希望各參賽單位科學籌劃、團結拼搏,確保競賽目標如期達成。
沖鋒的號角已經吹響,總包及各參賽單位將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競賽中去,以安全為前提,保質保量完成既定目標,給公司和業主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為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