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內,駕駛員的視野受到限制,無躲避空間,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就會面臨著高溫、有毒和濃煙等惡劣的危險環境,疏散難度大,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為進一步健全完善高速“一路多方”融警務協作機制,提高高速公路隧道突發事件快速反應、處置水平,近日,衢州市舉行隧道道路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演練。
演練模擬在G3京臺高速楊家園隧道內,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隧道通行受阻。情況發生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開啟隧道入口管控系統,值班人員收到預警信息后,立即趕赴現場,進行交通管控,設置事故現場安全防護。同時,高速交警、消防救援等力量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過15分鐘的緊密配合,事故得到有效處置。
據了解,隧道安全管理系統啟用后,在轄區路段上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夠達到快速響應,快速處置,確保道路暢通和司乘人員安全。
衢州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隊五大隊民警余飛講述了隧道逃生技巧:
“順著逆風的方向,向就近出口或者氣通門進行逃生,盡量放低身子,如果有條件的話,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車輛盡量不要上鎖,方便我們后期進行施救。”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