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濟南軌道交通7號線一期工程開工”,12月14日上午,濟南軌道交通集團黨委書記高樹金在活動現場宣布7號線一期工程項目開工。至此,濟南軌道交通二期建設規劃六條線路全部啟動建設,“讓泉城處處是中心”時代正加速到來,濟南軌道交通“駛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活動由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總經理王伯芝主持,市民觀察團團長辛安,城市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史海成,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建設管理部部長崔延濤,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毛賢強,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沈文濤,軌道交通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外部董事及各部門(單位)負責同志,參建單位代表、新聞媒體代表等參加活動。
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全力支持起步區發展,加強濟南城市主中心和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聯系,濟南“一橫兩縱”的“H”形線網迎來一條新的“牽手線”——濟南軌道交通7號線。7號線一期工程南起鳳凰南路站,北至濟北站,全長約30km,是國內第二條、山東首條穿越黃河的地鐵線路。
作為二期規劃建設線網中唯一一條南北向跨黃河骨干線路,連接蓮花山片區、漢峪片區、CBD核心區、洪樓片區、黃臺片區、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等重點區域,項目建成后將與2號線、3號線、4號線、6號線、9號線實現換乘,構建起濟南市更加完善便捷的軌道交通骨架線網,對于推進城市更新進程,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推動城市發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7號線一期工程線路總體呈南北向縱穿主城區,地質水文條件和周邊環境復雜,穿越既有運營2號線、3號線、膠濟鐵路、石濟鐵路和小清河、南水北調暗渠等,施工難度大、精度要求高。濟南軌道交通廣大建設者將持續發揚“不畏難,永向前”的鐵軍精神,增強建設“精品工程、百年工程”的責任、使命和擔當,周密部署,精心組織,進一步筑牢安全紅線、嚴守質量底線,全力把好工程建設關,確保高標準、高質效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力爭早日實現建成通車目標。
當前,濟南軌道交通進入集中建設期,在一期建設3條線路初步組網運營的基礎上,二期建設規劃“六劍齊發”。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將會同各參建單位,切實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成效轉化為推動項目建設的強大動力,擼起袖子、加壓奮進,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進度,確保早日完成二期規劃各條線路建設任務,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當先鋒,以優異成績向泉城市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