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早上,貴州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22年度學術交流大會對貴陽市軌道交通S1線錦江路站進行了考察。記者獲悉,目前,錦江路站負一層開挖工作已完成,現進行負二層分段開挖支護作業,于當天完成第一段底板澆筑,主體結構施工步入正軌。
貴陽市軌道交通S1線是貴陽第四條在建地鐵線路,S1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30.32公里,設站13座,起于貴安新區皂角壩站,向東經石板鎮、金竹鎮進入經開區后沿黃河路北上,止于望城坡站。經過貴安新區、花溪區、經開區及南明區四個行政區。錦江路站是S1線一期工程的第11個站點。
貴陽市軌道交通S1線土建06標包含一站兩區間,即錦江路站、中錦區間以及錦黃區間。據中鐵十八局貴陽市軌道交通S1線土建6標項目負責人王雷介紹,錦江路站為全線唯一一座暗挖車站。“車站全長216米,是負二層島式車站,目前負一層開挖工作已經完成,現進行負二層分段開挖支護作業。”
由于錦江路站處于軟巖地層,復雜的地質條件、車站填埋的深淺度、地下市政管網密集、路面兩側密集的房屋區、繁華的交通,都給車站的修建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王雷告訴記者:“中錦區間是全線難度最大的區間,它涉及到下穿南明河、南二環高架橋、楠竹花園民房等風險點。”
貴陽市軌道交通S1線設計副總體曹師銘介紹說:“錦江路站屬于超淺埋的特大斷面暗挖隧道,在軟巖地層里修建這種大斷面的隧道,在貴陽地鐵里屬于首次。通過我們調查,這在全國范圍內也找不到類似的設計和施工經驗。”
貴陽市軌道交通S1線錦江路站采用雙側壁導洞+拱蓋法施工,開挖最大寬度23.5米,開挖高度達18米,比肩6層樓高,開挖面積達341.5平方米,施工難度和風險較大。為保障工程順利安全進行,中鐵十八局貴陽地鐵項目部前期積極與設計溝通,并通過專家論證將初步設計的五導洞優化為四導洞,加快了施工進度。
圖片
從年后開始,錦江路站項目施工及管理人員200余人就開始緊鑼密鼓抓生產,目前項目部3個工點12個工作面全部恢復正常施工作業。
王雷說:“今年2月28日我們完成了雙線下穿南明河,區間最大風險點已經消除,錦黃區間的進程也可控。我們前期已經積攢了豐富的經驗,相信我們能順利完成剩余的施工任務,整體的一站兩區間預計在今年年底能完成95%。”
“貴陽市軌道交通S1線建成后將有效改善周邊環境,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減少交通安全隱患,優化交通網絡還將引導主城區人口和城市功能向新區疏散吸引人才聚集,對加快推進貴陽貴安同城化一體化起到重要作用,并將有效促進沿線產業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曹師銘向記者介紹到。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