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地鐵7號線林科大站圍護結構地下連續墻施工全部完成,為林科大南北兩端全面進入基坑開挖奠定基礎。
開工以來,項目團隊以“起步即沖刺、開工即決戰”的精神狀態跑步進場,為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施工任務,在緊盯節點目標的同時,不斷加強組織策劃和資源配置,先后克服了征拆困難、環保要求高、施工環境復雜等困難,各項進度在全線名列前茅。為順利完成業主制定的地連墻建設任務,項目在春節前完成了主體二期倒邊、西側臨建施工等工作,打開了10幅地連墻的工作面。多次組織召開施工方案交底會、安全部署會和施工總結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鋼筋籠起重吊裝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林科大站基本實現一天2幅地連墻施工。
長沙地鐵7號線建成后將緩解韶山路沿線交通壓力,串聯汽車站、火車站,3個重要商圈,以及多家大型醫院和高校,為市民的生活提供極大便利。下一步,項目部將進一步加快班組建設成果轉化,拉開主體結構施工帷幕,掀起車站主體施工熱潮。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