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消息:日前,中央批準:李術才同志任山東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因年齡原因,樊麗明同志不再擔任山東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
6月22日下午,山東大學召開教師干部視頻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央編辦主任李小新同志到會宣布中央決定并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田學軍同志,山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宇燕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同志主持會議。
中央組織部干部三局、教育部人事司、山東省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山東大學領導班子成員,近年退出班子的老同志,教授代表,各單位、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民主黨派、教代會代表,離退休老同志代表等參加會議。
人物履歷
李術才,男,漢族,1965年12月出生,河北淶水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83年9月入山東礦業學院土木系學習,先后獲得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學位,
1990年7月畢業留校任教。
1993年6月至1996年7月在中科院武漢巖土所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6年9月起在中科院武漢巖土所工作,先后被聘為副研究員、研究員。
2001年3月任山東大學巖土工程中心主任,被聘為教授,
2002年4月任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副院長,
2007年6月任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學院院長。
2015年7月任山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20年5月兼任山東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2年6月起任山東大學校長。
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災害防控專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大型地下洞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分會理事長,國際期刊《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主編。
長期從事隧道與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等災害預報與治理研究工作。構建和創新了隧道施工不良地質超前預報理論與方法,揭示了突水突泥災害發生機理,研發了隧道巖石掘進機不良地質超前預報技術系統、以及地下工程高壓動水封堵關鍵技術。其成果廣泛應用于鐵路、公路和水利工程等領域,為隧道與地下工程災害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并榮獲山東省科技最高獎、光華工程科技獎。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