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為貫徹落實國家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戰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整合優質資源,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行業服務能力,推動“新工科”人才培養創新實踐,5月26日,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在集賢樓報告廳隆重舉行軌道交通產業學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軌道交通產業學院的成立,是學校貫徹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部署的重要舉措,標志著學校在服務國家戰略、深化產教融合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學院將聚焦軌道交通智能化與綠色化發展,打造“精技術、善創新、能協作”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探索“研—學—產”一體化育人模式,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堅實支撐。
大會由副校長石廣田主持。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代表晉永榮,中車西安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志挺,西安鐵路信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輝、副總經理王毅,西安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玉輝,北京神州高鐵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志超,河北中車數智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張強池,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代表李晉武等共建單位嘉賓蒞臨現場。校方出席人員包括校長曹慶年,黨委書記李萍,執行理事張慧,副校長吳偉、王勇、趙征,財務總監劉建華,黨委副書記張慶生,校長助理兼教務處處長潘春輝,理事會辦公室主任千紅,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負責人。
儀式在莊重熱烈的氛圍中舉行。校長曹慶年在致辭中表示,軌道交通產業學院的成立是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服務“交通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學校將以此為平臺,推進“雙導師制”、引入企業項目、建設實踐基地,構建跨學科、多層次的“四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培育適應軌道交通智能化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將以此為新起點,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國家軌道交通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中車西安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志挺在發言中表示,軌道交通產業正處于技術變革與跨界融合的關鍵期,復合型技術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產業學院應運而生,企業將積極參與課程共建、實踐教學和項目實訓,推動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精準對接,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協同共進。
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代表晉永榮現場宣讀賀信,祝賀學院正式成立,并期待其發揮平臺聚合效應,深化高端制造與人才培養體系融合發展,構建軌道交通產業人才新生態。
儀式上,執行理事張慧正式宣布“西安交通工程學院軌道交通產業學院”成立。隨后,曹慶年校長與企業代表共同啟動成立裝置,李萍等校領導與中車西安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志挺共同為“軌道交通產業學院”及“共建單位”揭牌,隨著紅綢緩緩落下、銀色牌匾閃耀亮相,象征著校企合作邁入新階段、協同育人開啟新篇章,現場掌聲雷動、氣氛熱烈。
軌道交通產業學院將聚焦行業關鍵技術與核心需求,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學院將依托專業和人才優勢,深化校企協同創新,推動科研成果高效轉化落地,支持企業技術迭代升級。同時,企業前沿技術成果將融入教學實踐,推動產教融合走深走實,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和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提升。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