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6月11日,隨著天津地鐵8號線天津大學六里臺站到西康路站區間左線貫通,標志著這條由中國鐵建與天津市政府共同承建的軌道交通項目一期及延伸工程全線盾構區間順利實現“洞通”,中國鐵建發揮全產業鏈優勢助力天津邁入“無人駕駛”軌道交通新時代。
天津地鐵8號線作為中心城區南部骨干線,設計采用國內科技含量頂尖的全自動駕駛(GoA4級),線路西起西青區中北鎮站,南至津南區淥水道站,全長23公里,設21座車站、21個區間,并新建綠水公園主變電站,聯通市內7條既有軌道交通線路,建成后將極大優化市內交通網絡布局。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發揮全產業鏈協同優勢,攻克了諸多世界級難題:5次下穿河流、3次下穿鐵路、7次下穿運營地鐵,還需與7條線路實現換乘,并預留遠期4條線路換乘條件;沿線征拆任務艱巨,周邊建筑物與地下構筑物保護難度極高,全線特殊減振、高等級減振路段占比達65%。其中,下瓦房站是天津市在建最深的地鐵站,澧水道站-梅江道東站區間聯絡通道長達61米,創造機械法聯絡通道施工長度全國之最。面對重重困難,建設團隊依托強大的技術儲備,通過全方位地質雷達探測、自動化實時監測系統、精準沉降控制技術和智能安全預警裝置等科技手段賦能施工。特別是創新應用渣土改良工藝、優化盾構掘進參數、構建應急聯動機制,成功突破了復雜地層掘進、緊鄰既有線安全穿越以及密集城區環境保護等關鍵技術瓶頸。項目團隊也在不斷地“解題”中實現自我提升,斬獲天津市QC成果特別優秀獎、中施企協QC成果一等獎、BIM技術應用、項目管理成果等31項榮譽獎項,為軌道交通業務領域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