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武漢長江隧道建設有限公司與汕頭市濠江區住建局在汕頭海灣隧道管控中心舉行簽約儀式。武漢長江隧道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彩云與汕頭市濠江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蘇秋雄分別代表雙方正式簽署汕頭海灣隧道試運營期運維服務協議。
汕頭海灣隧道作為世界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大直徑盾構海底隧道、國內首座最大水下公路工程盾構法海底隧道,工程具有“大、高、硬、淺、險”等特點。隧道全長6680米,采用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置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起點于天山南路與金砂東路交叉口,終點于虎頭山隧道口,是聯通汕頭灣南北兩岸、暢通城市發展“大動脈”的全天候過海新通道。汕頭海灣隧道對完善汕頭交通體系,增強城市聚集和輻射功能,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增長極具有重要意義。
9月2日,武漢長江隧道建設有限公司與中隧集團機電工程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在汕頭市政府組織的汕頭海灣隧道試運營期運維服務采購項目中成功中標。
武漢長江隧道公司總經理李彩云在簽約儀式結束后表示,該協議的正式簽署對于武漢長江隧道公司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是公司實現突破和跨越式發展的一步,也是公司走出湖北武漢,走向全國的第一步。
作為全國隧道管理的標桿企業,公司以打造“平安隧道”為責任,以為市民提供安全、優質、便捷的出行服務作為一如既往的追求。公司將以此次汕頭海灣隧道試運營運維服務為契機,在汕頭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通過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的管理理念,以海灣隧道安全運營為核心,構建海灣隧道的安全管理體系,保障海灣隧道試運營期的安全運營,為汕頭市交通事業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據悉,自9月5日起武漢長江隧道公司已抽調專家和技術管理骨干進駐汕頭海灣隧道,至今已連續奮戰二十余日。近日,武漢長江隧道公司總經理李彩云、副總經理黃煜誠也親自來到海灣隧道現場檢查和指導通車準備情況。
截止目前武漢長江隧道公司已完成了隧道9大系統的全部聯調聯試、應急處置演練、技術及管理體系建立、人員招聘及培訓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汕頭海灣隧道能按廣東省和汕頭市的統一部署于9月28日實現安全順利的通車試運營。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