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中鐵十一局、中鐵十二局、中國鐵建大橋局、中鐵十四局、中鐵十五局、中鐵十七局、中鐵二十一局、中鐵二十二局等單位參建的大(慶)廣(州)南康至龍南段擴容工程正式建成通車。
大廣高速公路南康至龍南擴容工程總長142.672公里,起于大廣高速公路南康區十八塘,途經贛州市南康區、信豐縣、全南縣、龍南縣4個縣(區),止于龍南杉樹下,接已建成的大廣高速公路龍南至楊村段,于2019年12月份開工建設。
中鐵十一局二公司施工的全線最長隧道——岐嶺隧道左線全長2198米,右線全長2152米,地處構造剝蝕低山地貌區,進出洞口山體坡度較陡,途經地段地層結構較復雜。隧道穿越地質斷裂帶,素有“江西地質博物館”之稱,面臨施工難度大、風險源多、地質條件復雜等難題,是全線“卡脖子”工程。他們多次邀請專家進行現場踏勘,不斷革新施工組織和科技攻關,實施掘進、噴錨、襯砌等3條機械化作業線。同時,他們運用開挖掌子面地質素描、TSP地震波反射法、地質雷達和超前探孔等技術手段,對洞身、斷層、巖溶、巖體破碎帶等進行綜合超前地質探測和預報,減少了隧道施工過程中的盲目性。該隧道于2022年5月5日雙線順利貫通。
中鐵十五局五公司項目團隊本著“優質高效、安全廉潔、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的項目建設理念,依托“安全守護”“掃雷小能手”及VR安全體驗館等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手段,織密安全防護網。在施工中,他們將“樣板引路”“首件N+制”作為關鍵工序貫穿施工全過程,以點帶面,提高工程整體質量水平,最終高質量完成了所有建設任務。其間,該項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江西省QC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
中鐵二十一局三公司施工的大阿大橋地質情況極其特殊復雜,溶洞多為串珠狀,最多達7層。他們通過全國范圍內技術查新,引進全套管、全回轉鉆機配合大型旋凹鉆施工。該工法在江西屬于首次運用。通過該工法的運用,大阿大橋的施工工期得以保證,從而保證了全線工期目標實現。
大廣高速南康至龍南段擴容工程是國家高速公路“7918工程”規劃網中南北向“縱5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運輸大通道。建成后,將加快贛粵間的經濟互聯互通,對于江西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廣高速十八塘樞紐互通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