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西寧至成都高速鐵路海東西至黃勝關段開工建設,這標志著分段建設的西寧至成都高速鐵路全線開工。
西成鐵路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蘭州、西寧至廣州的蘭(西)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自青海省西寧市西寧站,經青海省海東市、黃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入四川省成都市成都東站,正線全長836.5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西成鐵路全線分四段建設,其中建成通車的西寧至海東西段、青白江東至成都東段,已分別與蘭新高鐵、西安至成都高鐵共線運營;在建的黃勝關至青白江東段,將與在建的成都至蘭州高速鐵路共線運營;此次開工建設的海東西至黃勝關段,正線全長502.5公里,建設工期7.5年,全線橋隧占比達80%。
新建西成鐵路甘肅、青海段正線全長329.6公里,青海省境內146.1公里,甘肅省境內183.5公里,甘青段新建橋梁總計69.76公里/97座,隧道總長216.43公里/49座,橋隧占比達86.8%。位于青海省海東市的東祁連山隧道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的甘青特長隧道、青海省海東市的群科隧道、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則岔隧道和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境內尖扎黃河特大橋為全線重點難點工程。
新建西成鐵路甘肅、青海段線路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川西高原的過渡地緣帶,軌面標高均大于2000米,其中有155km線路海拔超過3000米,占甘青段全長的47.5%,海拔最高石林隧道海拔達到3550米;沿途自然環境惡劣、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最低氣溫達零下23℃;線路穿越9條區域性斷層(2條為活動斷層),其中隧道軟巖大變形段落累計達26座、63.4公里,第三系泥巖夾砂巖膨脹性地層段落累計達19座、39.9公里,并伴有高地應力、巖爆、泥石流等;線路地處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區域內有三江源麥秀、循化孟達、尕?!獎t岔、若爾蓋濕地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各省級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任務艱巨。
全線建成通車后,沿線將與已開通的蘭新高鐵、西安至成都高鐵、成都至貴陽高鐵、成都至重慶高鐵和在建的蘭州至合作高鐵、成都至蘭州高鐵、成都至達州至萬州高鐵等多條線路連通,形成我國西北至西南的區際間快捷通道,將進一步加強蘭(州)、西(寧)城市群和成(都)、渝(重慶)城市群交流,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兩大經濟帶互聯互通,極大便利沿線藏、回、羌等少數民族人民群眾出行,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