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當地時間12月7日,隨著機器的轟鳴,刀盤緩緩轉動,由中鐵二十一局參建的菲律賓卡利瓦大壩項目“茉莉號”雙護盾硬巖隧道掘進機成功始發。
始發現場
卡利瓦大壩項目位于菲律賓黎剎省,作為中菲兩國元首共同見簽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菲律賓“大建特建”計劃旗艦項目之一。中鐵二十一局承擔全長21.495公里的引水隧洞及相應附屬工程施工,是該項目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其中,盾構掘進長度約17.5公里,穿越13條斷層破碎地,局部地段為巖溶發育區,存在溶洞、涌水、突泥,構造裂隙較發育,圍巖結構軟弱,易發生變形破壞。
組裝現場
此次始發的“茉莉號”由鐵建重工自主研發生產,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首臺出口菲律賓的硬巖隧道掘進機。該盾構機開挖直徑4.8米,裝機功率3800千瓦,總長372米,總重1000噸,是名副其實的“鋼鐵穿山甲”。
針對隧洞不良地質,參建人員改變傳統的鉆爆法隧道施工方式,創新使用雙護盾硬巖隧道掘進機,綜合運用該設備超高壓脫困推進系統、掘進機超前鉆探及超前地質預報系統等先進技術進行施工,加快推進項目優質、快速、高效建設。此外,他們還按照“早探明、預注漿、快封閉,先堵后排,有節制排放”的施工方法,做好超前探測及預處理,以封閉堵水為重點,采用帷幕注漿固結、超前預支護、限流灌漿等方式,防止涌水突泥,提高洞室的穩定性。
完成下線驗收
自2021年6月上場以來,中鐵二十一局參建人員克服新冠疫情影響、當地施工生產資源匱乏、工程施工標準不同,以及熱帶雨林氣候等困難,協助業主完成隧洞出口盾構機始發點征地、現場勘查等。為實現業主對盾構機始發節點要求,中鐵二十一局相關負責人帶隊常駐項目現場,從國內抽調精兵強將,加強專業技術力量,督促跟蹤各類施工許可辦理進程,推進市政大電接入,加快盾構機拼裝速度和管片生產進度,與當地材料設備供應商建立互信合作關系,創造小型工器具、零配件等緊急采購條件,有力有序推動項目施工生產。
據悉,卡利瓦大壩作為菲律賓新百年水源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庫設計容量為5700萬立方米。建成后將向菲律賓大馬尼拉地區每日供應60萬立方米生活用水,徹底解決大馬尼拉地區缺水問題,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