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消息!合六市域已通過審議!合肥?六安將迎來地鐵!
2月13日,記者從合肥軌道交通集團獲悉,備受關注的合肥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報批方案已通過市政府專題會審議,下一步將提請省級部門初審后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
根據最新修編的合肥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合肥軌道交通或將連通六安、巢湖及廬江周邊等地。
記者從合肥軌道交通集團了解到,合肥目前正組織對合六、合巢、合廬市域(郊)鐵路、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進行前期研究。也就是說,除了“西進”六安,合肥軌道交通還將“南下”巢湖市和廬江縣。
合六市域(郊)鐵路為2022年1月《“十四五”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發改基礎〔2022〕52號)中支持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合六市域(郊)鐵路西起六安市,東至合肥市。”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合肥、六安兩市正攜手推進項目規劃方案及工可報批工作。接下來,合肥軌道交通集團將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研究該項目規劃方案,盡早開工建設。
除此之外,合肥市還將加快合廬、合巢市域(郊)鐵路項目前期研究。據悉,合巢、合廬市域(郊)鐵路為2021年6月頒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發改基礎[2021]811號)遠期布局項目。
目前,兩線正在開展前期研究工作。
2月10日,
合肥至六安市域(郊)鐵路規劃方案技術審查會
在六安曙光鉑尊酒店舉行
如今項目真的迎來實質進展
建設的腳步在不斷加快
1月就有網友在省政府留言
期待合肥地鐵2號線能“西進”至六安
合肥市人民政府官方回復根據最新修編的合肥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規劃有合六市域(郊)鐵路連接合肥市與六安市,該線路為2022年1月《“十四五”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發改基礎〔2022〕52號)中支持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目前,合肥、六安兩市正攜手開展項目的前期研究工作,下一步,合肥軌道公司將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研究該項目規劃方案,盡早開工建設。
其實,合六市域線一直在推進,
今年兩會就提出積極開展合六市城(郊)鐵路
六安市發改委官方表明力爭三季度開工
合肥牽手六安
對于合六兩地的建設發展來說
將邁上更加高速度、高質量的平臺。
02
合六市域線!21座站點公布,未來六安直達合肥主城
此前內部消息:合六市域線共設站21座,其中高架站點13座,地下車站8座!
總投資282.6億元,全長65.8km
合六市域鐵路全長線路為65.8km;線路起終點分別是天堂寨路站和合肥南崗站;
六安段總長度為28.2km,合肥段總長度為37.6km。
總投資約282.億元。其中六安段投資約108億,合肥174.3億元!
共21站,高架13座,地下8座
關于合六市域線站點此次也全部公布,敷設方式為高架+地下,其中高架為49km,地下為16.8km;
合六市域線設計時速其中高架時速為120km/h,地下時速為100km/h。長段全線設計為一段兩場。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大概不到半小時就到達合肥,交通時間大大縮短!
與此同時,六安的幾大站點周邊也將迎來新發展,家住城西、市中心、城東、六安新城的居民,不僅身價要漲,還能成為首波享受地鐵便捷生活的人!妥妥的人生贏家!
從公布的方案來看,合六市域線建設至2號線南崗站,在南崗站與2號線貫通,與7號線換乘,遠期在西城大道與6號線換乘。
合肥地鐵6號線途徑高新、蜀山、瑤海、肥東等區域,合肥地鐵7號線途經濱湖等,意味著未來六安直達包河、濱湖、瑤海等區域~
可以說未來六安到合肥市區的便捷程度將不亞于合肥三縣!
合六市域線推進歷程:
2016年9月開始開展可研報告;
2017年可研方案基本確定;
2021年合六市域線項目爭取納入《“十四五”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作為上位研究依舊,項目重啟;
2021年12月-2022年2月,多個部門進一步穩定全線線站位等方案;
2022年3月,六安市政府召開項目專題會,要求加快項目實施,力爭年底開工;
2022年9月,合肥、六安兩市發改委積極推進項目投融資模式研究,初步達成統一意見!
2023年1月,安徽省政府回應:正開展前期研究工作,盡早開工建設。
合六市域線建設意義重大
合六輕市域鐵路對六安、合肥兩城建設意義重大!
01、我們從站點位置來看,多個站點分布在六安新城以及合肥運河新城板塊;合六市域線建成之后將促進運河新城和六安新城加快發展,加速完善六安與合肥空間發展和產業布局。
02、合六市域鐵路建成之后將極大縮短了六安至合肥中心板塊的出行時間,加快合六一體化,促進合肥都市圈融合發展;
03、合六市域線建成后將彌補鐵路點對點單一長距離服務缺口,滿足通勤、商務、休閑等多元化客流需求的需要!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