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日,受貴陽軌道交通三號線一期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委托,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技術裝備專業委員會在貴陽主持召開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信號系統專家咨詢會。會議邀請北京、成都、武漢、長春、長沙、合肥等地7位專家組成專家組,技術裝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黎國清、副主任方少軒、副秘書長馬麗蘭、貴陽市公共交通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吳華、貴陽軌道交通三號線一期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冰濤、信號系統核心供貨商青島海信微聯總經理喬羽、副總經理張溢斌、李樂,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員參加會議。
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約43.1km,設車站29座,是一條縱貫貴陽城市南北的長大干線,能有效串聯已開通的1號線、2號線及后續規劃建設的S1號線等線路。項目信號系統采用青島海信微聯的HiM-TCS型CBTC信號系統,系統應用了海信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安全計算機平臺,支持二乘二取二、雙機熱備等不同冗余架構,車載設備和地面設備采用硬件一體化設計方式,車載設備運行周期縮短至50ms,確保列車在緊急情況下更快發出安全控制命令,最大限度保障行車安全。
專家組赴貴陽3號線一期工程現場見證了信號系統的功能測試,仔細聽取了關于貴陽3號線信號系統的項目進度、系統方案、實施組織、測試驗證等情況介紹,認真查閱了有關資料,經質詢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 HiM-TCS型CBTC系統符合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系列標準和規范,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能夠滿足工程應用要求;系統安全功能符合交運辦[2019]17號文要求且工程實施組織嚴謹,各項保障措施得當,能夠保障工程項目高質量交付。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