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蘇州首條樂齡公交線路9027路開通,車身上印有“家門口公交”字樣,這條公交線路為環線,在蘇州老城區里,圍繞蘇州公園、蘇州市立醫院、蘇州老年大學和地鐵站,開一圈大約15分鐘,行車間隔8-15分鐘。
并不長的路,為何還要開公交線路?線路主要為滿足60歲以上老年人群需求,解決周邊老人出行的難點。以前,附近的老人們聊天常會嘮叨,雖然去醫院、公園等地都不遠,但卻只能走著去,碰上大熱天或者下雨天,總覺得不方便。老城區里老人多,如何真正做好老年友好型社區,要從各處細節下手。為了這條“微公交”,蘇州公安交警部門還在周邊道路設置了限速、禁止鳴號的組合禁令標志和提示牌,接下來,蘇州還將在社區醫院、街心花園、古城小區等老人比較多的場所,進一步推廣“公交+慢行”出行模式。
這已經不是蘇州第一條“敬老公交線”,去年蘇州高新區開出3009路公交線,該線路也是滿足老年居民出行需求的環線公交——公交車的起點站和終點站,都設在怡養老年公寓停車場,直接為公寓里約1千多名老人提供服務,這條公交線串聯起多個軌交站以及醫院超市銀行等,并在蘇大附二院入口西側增設1個招呼站,考慮到乘客主要為老年人,車內全部采用軟墊座椅。
與蘇州類似,合肥也圍繞地鐵站開行環線公交車,不同的是,服務對象成了通勤的年輕人。
最近,合肥公交集團新開M305路、M304路地鐵接駁微循環公交線,對接軌道交通三號線杏花村站,因通勤屬性,這兩條公交線路僅在工作日早晚高峰營運,作為始發終到站的杏花村站發車時間段為7:00-9:00、17:00-19:00,試運行期間7分鐘一班,基礎票價為1元/人,推廣期視情再調整發車間隔,持合肥通卡刷卡享受常規公交線路90分鐘內免費換乘3次及地鐵公交間換乘1次優惠0.5元的政策。
此前,合肥已開行數條地鐵接駁微循環公交線。3月28日,合肥公交集團開通M101路、M102路、M301路等三條地鐵接駁微循環公交線路,對接地鐵一號線葛大店站、三號線市政務中心站等;6月7日起,開通M303路,對接軌道交通三號線洪崗站和軌道交通四號線中科大先研院站;6月13日起,開通M401路,對接軌道交通四號線安醫大四附院站;6月22日起,開通M201路,服務合肥創新產業園周邊居民,可接駁軌道交通二號線汽車西站;6月30日起,開通M307路,對接軌道交通3號線合肥西站……
目前,這些微循環公交大多數還在試運行中,共同點是以人為本、補民生短板。開出環線公交的不僅是大城市,還有一些小地方。去年6月底,湖州市南潯區開通湖州首條免費公交環線,由南潯區政府購買服務,承擔運營成本,開行目的之一便是為了治堵,培養居民乘公交出行的習慣,同時串聯起醫院、商業綜合體、農貿市場、景區以及政務中心等多個重要點位。
在不少城市爭相修建地鐵軌交的同時,城市細微處的“小公交”和“慢出行”,更需要仔細用心。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