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鄭汴洛濮“氫能走廊”是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的重點建設項目。濮陽市搶抓機遇,充分利用產業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氫能產業,推動氫能產業向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助力濮陽在現代化河南建設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這兩天,位于華龍區氫能產業園的中沁泰康科技能源集團(濮陽)有限公司各條生產線忙碌不停,工人們正加班加點生產外地預定的氫能環衛洗掃車。
中沁泰康科技能源集團(濮陽)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志敏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已經量產的是80kw、跟100kw,還有120kw的燃料電池,俗稱燃料電池發動機,主要應用在環衛車、公交車以及各種物流車上面,氫氣通過這個設備產生了電,排放的是水,實現了零排放。而且,濮陽市營商環境比較好,具備富氫的基礎,對我們后期產品應用,具有很好的引領作用,所以我們決定落戶到濮陽。
去年,濮陽市成功引進總投資50億元的中沁泰康氫能產業園,項目僅4個月就實現了落地投產,項目負責人劉志敏介紹,企業之所以選擇落戶濮陽,一方面是濮陽光伏和風力發電發展較為成熟,制氫成本低,另一方面是濮陽重視氫能產業發展、發展環境優。
濮陽市因油而生、向油而興,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未來五年,要把推動資源枯竭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作為頭等大事,以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壯大轉型發展新動能。氫能產業,便是濮陽市實施換道領跑戰略的一個重點努力方向。作為重要的石化基地,濮陽市工業副產氫產量巨大,每小時達8萬余標方。近年來,濮陽市通過出臺《濮陽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濮陽市支持氫能與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濮陽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建設濮陽市華龍區氫能產業園,成立濮陽市氫能產業聯盟等舉措,努力打造中部地區重要的“綠氫”生產基地和河南省重要的氫能產業應用示范基地。
華龍區區長 丁國梁說,華龍區大力發展氫能產業,我們選擇的切入點是氫燃料電堆,目前氫燃料電堆在關鍵零部件的研發上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我們下邊要對接法國、加拿大等一些先進的關鍵零部件的制造團隊,把他們引到濮陽來,在以鎂基為材料的固能儲氫方面做深入的延鏈補鏈。
如今,隨著首批“濮陽造”25臺18噸氫燃料電池洗掃車和5臺10.5米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的交付使用,以及中國石化首個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河南宗惠氫氣年產3600噸高純氫項目、濮陽國鴻氫能科技產業園項目等一大批氫能產業項目建設的加速推進,濮陽市的制氫、儲氫、加氫站、膜電極、電堆、車載儲氫瓶、整車等一體化全產業鏈正在加快形成,全市已培育制氫企業9家,年制氫能力23.6萬噸,位居全省第一方陣。按照《濮陽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規劃》,到2024年,濮陽市氫能產業鏈產值將達100億元以上,同時,將集聚10家以上氫能產業相關企業,燃料電池發動機產能達到6200臺/年,燃料電池汽車產能達到2500輛/年;建成加氫站10座,新增公交車、物流車、環衛車等氫燃料電池車輛占比在80%以上。
市發改委副主任 王旭曉說,下一步,濮陽將緊緊抓住我國氫能產業快速發展壯大的歷史機遇,搶抓河南建設“鄭汴洛濮氫能走廊”的重要機遇,充分利用自身產業和資源優勢,科學規劃和精心布局氫能產業,努力打造冀魯豫省際氫能研發中心和裝備制造基地,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開放融合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為未來30年全面貫徹落實“3060”雙碳目標夯基壘臺。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