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全球媒體點贊的中國12米“自動駕駛大客車”嗎?近日這個聰明智慧的“大塊頭”又榮登新華網以及不少法國媒體頭條。
法國時間11月30日,中車電動智能駕駛巴士技術升級進行開放道路載人試運營測試,并取得了圓滿成功。測試結束后,新華網、法國電視3臺等記者慕名而來,節目主持人還親自登上最新版車輛,感受了一把中車造最新一代無人駕駛“黑科技”。
央媒頻點贊
中國自動駕駛客車“夠硬核”
2021年初,這款中車電動智慧巴士就在當地393號線首次進行開放道路公交線路況測試。一時間,這款中國造“大塊頭”,登上《巴黎人報》等各大媒體平臺,成為當地智能網聯交通發展的里程碑。
這款中車電動“新巴客”城市系列C12AI,于2020年完成設計,是真實環境下運行的中國造全自動電動巴士。亮相以來,車輛根據當地運營環境進行了全面升級。
法國電視3臺報道,這輛車長約12米,以智能駕駛、智能動力、智能互聯為依托,可全方位實施人、車、路動態信息實時交互。
同時,車輛還部署了中車電動最新一代決策規劃與控制算法,有效提高了決策指令的響應與控制精度,加強了車輛復雜場景的適應能力。當前,以智能網聯為引領,中國客車“走出去”迎來嶄新機遇期。未來,扎根軌道交通核心技術,中車電動將繼續勇往直前,不斷探索,以電動化、零排放發展擦亮中車產業“新名片”,持續領航全球智慧交通發展新征程。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