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6月12日消息(記者徐鵬)記者今天從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滬渝高速宣城西準自由流無人智慧收費站日前正式投入運營,標志著“準自由流+云收費”無人智慧收費新模式在該站全面上線。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安徽將全力推動智慧高速建設,全省首條“智慧高速”有望年內開通。
全面推廣無人智慧收費站
宣城西收費站智慧化改造后共設5進9出14條車道,其中自動發卡車道2條、自助繳費車道5條、ETC車道7條,實現收費業務云端化、收費車道自動化,推動收費系統一體化、集成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
據介紹,智慧收費站通過出入口匝道預交易系統,打造“入口預服務、出口匝道自由流與收費車道、云值守聯動”的收費新模式,對匝道交易成功車輛,出口直接抬桿放行,減少ETC交易時間。對ETC異常車輛,通過入、出口匝道情報板發布信息,引導車輛通行指定車道,有效降低入、出口車道ETC特情率。預交易成功車輛ETC交易時間由200-300毫秒降低至5-6毫秒,CPC車輛車道自助繳費通行時間降至10秒以內,通行效率顯著提升。
此外,采用無亭化設計、收費島不配置崗亭等設施,收費現場更加寬敞明亮,車道布局整潔有序,各道口通透性強,司乘通行舒適度高。特別是收費島邊緣內嵌LED流水式跑馬燈作為標識,通過島頭雷達波識別,當車輛駛入車道時跑馬燈自動變綠給司乘人員醒目提示,車輛駛離自動變紅,提升了公眾智慧出行體驗感。
智慧收費站入出口分別使用自助發卡、繳費設備助力無人化收費。入口自助發卡系統實現ETC車輛自動通行、MTC車輛自助發卡,并通過車型設備、稱重設備實現全車型車輛處理。全椒西收費站自助發卡設備上線以來,發卡量占入口總發卡總量的74%。出口自助繳費系統集多種設備于一身,實現對車道內待交易車輛車牌、車型精準識別,保證收費數據準確,且支持ETC、微信、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可以與車主進行智能語音交互,在收費道口無人介入場景下高效處理現場用戶問題。目前黃千高速五渡收費站自助車道使用率達到95%以上,基本實現無人化收費場景。
180公里智慧高速公路來了
記者了解到,安徽將全力推動智慧高速建設,加快開展寧蕪高速改擴建路段和合寧智慧高速建設,年內有望開通180公里智慧高速公路。
寧蕪智慧高速作為安徽省交通強國智慧交通試點項目,將成為安徽省首條“智慧高速”。根據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設、運營、服務的實際,寧蕪智慧高速統籌考慮智能化技術和傳統機電、主體工程的融合,構建智慧感知、智慧賦能、智慧管理、智慧應用、智慧交互“五智一體”的智慧高速架構,達到更精準感知、更高效決策、更精細管控、更便捷服務,實現主動式安全預警、伴隨式信息服務、準全天候安全通行、可視化智能管控。
合寧智慧高速以“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為核心目標,打造全國首條“輕量化智慧公路”,建設完善全線精準感知、智慧監測、智慧協調管控、應急指揮調度、無人機巡查巡檢、危化品車輛監管、收費站數字孿生、潮汐收費車道、信息協同發布、大數據智能中臺等系統平臺,實現集約型融合感知、孿生級疏堵保暢、自主型設施運維、無人化收費服務、立體式應急救援,全方面提升感知、決策、調度、服務能力,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智慧高速公路樣板。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