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客車展訊,近日,中通客車申請了兩項有關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專利技術。
第一,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氫燃料車輛氫電能量管理方法、系統及機動車輛“,公開號CN117507864A,申請日期為2023年11月。
具體內容如下:
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涉及氫燃料車輛氫電能量管理方法、系統及機動車輛,包括以下步驟:在當前時段獲取車輛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對應的電壓和電流,得到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對應的平均功率,兩者的和為車輛實際運行功率和下一時段的需求響應功率;根據加速踏板和制動踏板在設定時間段內的啟動次數確定駕駛行為,根據當前工況下車輛電機的扭矩得到駕駛行為對應的等級,確定駕駛行為對能量回收的影響情況,根據動力電池當前SOC值確定能量回收的限制范圍,得到最大的制動扭矩和滑行扭矩,以及最佳的回收扭矩;根據設定周期內車輛的路線確定行駛里程,得到對應周期內預測的SOC變化趨勢,根據SOC變化趨勢確定車輛返回指定地點的剩余SOC范圍。
第二,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氫燃料車輛氫電能量管理方法、系統及機動車輛“,公開號CN117507864A,申請日期為2023年11月。
具體內容如下:
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涉及氫燃料車輛氫電能量管理方法、系統及機動車輛,包括以下步驟:在當前時段獲取車輛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對應的電壓和電流,得到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對應的平均功率,兩者的和為車輛實際運行功率和下一時段的需求響應功率;根據加速踏板和制動踏板在設定時間段內的啟動次數確定駕駛行為,根據當前工況下車輛電機的扭矩得到駕駛行為對應的等級,確定駕駛行為對能量回收的影響情況,根據動力電池當前SOC值確定能量回收的限制范圍,得到最大的制動扭矩和滑行扭矩,以及最佳的回收扭矩;根據設定周期內車輛的路線確定行駛里程,得到對應周期內預測的SOC變化趨勢,根據SOC變化趨勢確定車輛返回指定地點的剩余SOC范圍。
據悉,作為國內較早涉足燃料電池客車研發與推廣的客車企業之一,中通客車早在2014年便布局氫燃料客車產業,以領先的新能源客車研發技術和更為完善的產品品系,引領國內燃料電池客車行業發展。
自1971年第一輛中通客車下線,到2004年涉足新能源客車行業,再到2006年國內第一輛自主知識產權電動客車問世,中通客車始終以卓越的產品品質和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引領國內客車行業邁向一個又一個嶄新發展階段。
在“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及“雙碳”戰略的引領之下,中通客車更是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研發并陸續向市場投放了世騰、風采、睿通、暢通純電動客車,以及N系與H系列燃料電池客車,滿足6~14米段細分市場用車需求,助力中國智造新能源客車加速邁向氫能時代,并不斷貢獻中通力量。
關于中通客車:
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客車為主,兼顧零部件產品的開發、制造和銷售。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國內最早的客車生產企業之一,2000年,中通客車在深圳成功上市。公司主要生產各類客車和客車底盤,生產5米到18米不同檔次,城市公交、旅游、學生校車、物流等多個領域的客車,產品廣泛應用于全球各地,32%的營收來自于國外。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線上參觀報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B8ejSBR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