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路的公交駕駛員蔣國成師傅沒想到幾天前一個善意的舉動讓他收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
人間四月天嘛,時而雨時而晴,4月2日晚上6點多,明明好好的天氣,突然就下起了大雨,坐在13路公交車駕駛室邊上的一位老先生,望著車窗外的大雨忍不住小聲嘀咕埋怨自己忘了拿雨傘,兩個站臺后就到站了,馬上成為落湯雞這下怎么辦呢?蔣師傅聽到了乘客的自言自語,看看車外的瓢潑大雨,乘著到站下客的間隙,在自己身后摸出一把傘,遞給老人家說你先拿著用吧。老人家有些意外,忙連聲感謝問怎么歸還呢?蔣師傅說不用刻意來還,只要等你有空歸還到13路的任何一輛公交車上都可以。
幾天后,蔣師傅就收到了老先生讓13路駕駛員樓國校捎帶過來的禮物,除了那把雨傘之外,還有一張紙條和老先生自己書寫的《赤壁賦》。
老先生的書法飄逸瀟灑,頗具功底。赤壁賦應該是老先生很欣賞的一篇文章,蘇軾在詞中表達了自己對友情的感悟,也強調了友誼的珍貴。人之相知,常常需要一些機緣和機會,而這些機會卻往往是無法預料的。當擁有了這些機緣后,就要珍惜這份緣分,無論是在開心還是難過的時刻,朋友站在我們的身邊都是有意義的,也能帶給彼此安慰和力量。老先生灑灑洋洋書寫了全文贈送給蔣師傅,有惺惺相惜之意,是一份很用心很有誠意的禮物了。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類似的舉動,在蔣師傅十余年的職業生涯中,發生了很多次,沒想到這次小小的善意舉動,得到了一份如此珍貴的禮物,讓蔣師傅有些意外和不安。人和人之間善意的互相傳遞也讓蔣師傅倍感溫暖。所以蔣師傅拿著老先生贈送的赤壁賦還是有些小小驕傲和得意的。這不就是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最好詮釋嗎?(諸暨公交|趙瑜)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