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電動汽車激勵計劃后,泰國政府正在推動電池制造產業,這是使泰國成為電動汽車東南亞區域中心的計劃中的一部分。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辦公室(BOI)今日發布公告稱,在泰國批準新的激勵措施以促進本地電池生產后,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因湃電池、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在內的七家中國公司對在泰國投資“非常感興趣”。
官方還表示,今年晚些時候預計至少有兩家公司將明確在泰投資,第一期總投資額超過 300 億泰銖(IT之家備注:當前約 59.4 億元人民幣)。
BOI 秘書長表示,該委員會近期將與寧德時代和中航鋰電等中國最大的 10 家電池制造商會面,討論投資激勵方案,還將與電動汽車制造商小鵬汽車會面,鼓勵該公司在泰國投資。迄今為止,BOI 已向總價值 770 億泰銖的 103 個項目提供投資激勵政策,項目包括電動汽車開發及其供應鏈。
今年 2 月,BOI 秘書長 Narit Therdsteerasukdi 表示,泰國政府將向希望在泰國建廠生產電池的公司提供現金補貼,補貼金額將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而泰國政府還將提供 30%-50% 的建廠成本補貼。此外,該委員會還批準了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將大型卡車和公共汽車轉換為電動汽車。
當然,關于泰國政府的新激勵措施,還有以下信息:
電池制造商必須符合一系列標準,才有資格參加投資促進計劃;
電池必須具有不低于 150wh /kg 的高能量密度和不少于 1,000 次充電的壽命周期;
企業需要在 2027 年底之前提交投資提案;
為購買進口或本地產電動公交和卡車的公司推出特別所得稅減免計劃,直至 2025 年底。
據悉,該計劃預計將在泰國道路上投放 6,000 輛電動公交車和 4,000 輛電動卡車,遠遠高出目前的總數。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