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濟南公交將適時增加早晚高峰時段、中午時段以及晚低峰市民購物、納涼出行的班次投入,縮短市民候車時間。
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慶表示,高溫天氣下,濟南公交采取五大措施,保證市民“清涼出行”。
一是加強精準調度,縮短候車時間。精準供給,發揮“公交數據大腦”作用,及時掌握車廂滿載及均衡運行情況,做好應急處置和靈活調度,根據市民出行特點適時增加早晚高峰時段、中午時段以及晚低峰市民購物、納涼出行的班次投入,縮短市民候車時間,高溫天氣下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務。
二是提高裝備水平,提升乘車環境。今年以來,濟南公交新投運新能源車輛1200部,濟南市中心城區清潔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車比例達到100%,新車空調制冷系統全面升級,座椅數量增加20%。同時,濟南公交對城區主干道候車廊亭進行了全面改造升級,新增遮陽棚、候車座椅、智能來車預報等功能。通過以上措施為市民提供更加舒適的乘車、候車環境。
三是全面開啟空調,保證車廂溫度。入夏前,濟南公交就組織駕駛員、保潔員、修理工對5300余部營運車輛空調設備進行全方位測試、檢修、清潔和消毒。公交駕駛員也會在發車前提前開啟空調,檢查車內空調出風口處于開啟狀態,確保市民涼爽乘車。
四是推出戶外勞動者驛站服務。濟南公交積極拓展服務半徑,利用公交場站分布點多、面廣特點,在全市40余處站點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便民服務,環衛工人等可就近到濟南公交的車隊站點休息,免費享用濟南公交提供的防暑降溫用品。
五是細致關心關懷,保障職工身心健康。濟南公交嚴把職工“健康關”,積極開展為駕駛員送清涼活動,定期組織駕駛員健康查體,抓實抓細駕駛員崗前叮囑、服務培訓工作,積極組織高溫天氣安全應急演練,提升駕駛員安全駕駛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確保為市民乘車安全。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