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為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機遇,加速推動能源業及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氫能健康發展生態圈,河南省日前印發《河南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鄭汴洛濮氫走廊規劃建設工作方案》。
《規劃》瞄準未來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定位,以技術創新和產業培育為重點,為該省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中長期指引。《規劃》提出了氫能發展的指導思想,全面瞄準氫能作為高效低碳的終端能源、智慧靈活的儲能載體、綠色清潔的工業原料三大定位,堅持“創新引領、產業提升、安全為先、示范帶動”路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核心技術裝備科技攻關,引育并舉提升產業競爭優勢,突出抓好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適度超前布局基礎設施,積極探索應用場景,逐步完善體制機制,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深度耦合,為河南能源轉型及裝備制造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規劃》提出了氫能發展的空間布局,近期擬重點打造“一軸帶、五節點、三基地”的鄭汴洛濮氫走廊,即鄭汴洛濮氫能應用示范軸帶,鄭州、開封、洛陽、新鄉、濮陽五大產業支撐節點,豫北、豫西北、豫中南三大氫能供給保障基地,形成輻射帶動河南、串聯陜西“氫能產業集群”、山東“魯氫經濟帶”的黃河中下游氫能產業發展格局,遠期沿京港澳、連霍高速延伸,構建“十字形”發展軸,在全國氫能發展格局中承接東西、貫通南北的樞紐作用更加凸顯。
《規劃》明確了發展目標,到2025年,河南氫能產業關鍵技術和設備制造領域取得突破,產業鏈相關企業達到100家以上,氫能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推廣示范各類氫燃料電池汽車力爭突破5000輛,氫氣終端售價降至30元/千克以下,建成3~5個綠氫示范項目。鄭汴洛濮氫走廊基本建成,鄭州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范應用取得明顯成效,初步建成氫能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規劃》提出了五項重點任務,一是創新驅動實現技術突破,二是引育并舉構建產業鏈競爭優勢,三是適度超前搭建供給體系,四是需求導向拓展應用場景,五是安全為先完善政策體系。
《方案》以鄭汴洛濮氫走廊建設為核心內容,以場景驅動為引領,重點建設鄭州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帶動產業鏈各環節的技術突破和基礎設施建設,并細化了近期擬實施的重點建設任務和項目清單。《方案》提出鄭汴洛濮氫走廊建設的基本思路是,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以“應用引領、產業支撐、保障供應、構建生態”為路徑,以交通領域場景示范為突破口,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圍繞“一軸帶、五節點、三基地”建設,打造優勢突出、特色明顯、功能完善、輻射河南的鄭汴洛濮氫走廊。
《方案》提出四項重點任務,一是建設氫能應用示范軸帶,二是構筑五大產業支撐節點,三是建設三個氫能供應保障基地,四是打造良好產業生態。
《規劃》和《方案》要求,河南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氫能產業的重要意義,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拓展融資渠道、做好政策宣傳引導、強化規劃督導評估等,確保各項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落到實處。特別是對鄭汴洛濮氫走廊建設,要建立專項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好做考核評價,確保鄭汴洛濮氫走廊各項工作如期完成。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