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6日,由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國際地質災害與減災協會共同主辦的“China Rock 2022第十九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年會”在京隆重召開。由中鐵十五局牽頭研發的“砂卵石地層土壓平衡盾構渣土改良理論與關鍵技術”項目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這是該集團踐行科技強國戰略,堅持科技創新,推動科技攻關,加強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相融合取得的又一科技成果。
土壓平衡盾構機是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重要裝備,廣泛應用于全國地鐵隧道建設。土壓平衡盾構機在砂卵石地層掘進時,由于砂卵石流動性差、摩擦阻力大、滲透性高等問題,導致渣土流塑性差、開挖面與土艙之間的壓力不易保持平衡,從而造成開挖面失穩、壓力艙積倉、噴涌等工程難題,嚴重制約著盾構的地層適應性與施工效率,給工程施工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和材料浪費。而渣土改良是解決上述難題的核心與關鍵。
為了攻克這一施工難題,中鐵十五局成立課題組,并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中地盾構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天鐵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組建研發團隊。他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撐下,圍繞“渣土改良”這一核心與關鍵,歷經多年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探索,形成了砂卵石地層土壓平衡盾構渣土改良理論與風險防控關鍵技術,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期間,獲授權發明專利22件、軟件著作權3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80余篇,編寫行業標準2項、省級工法2項。
“中鐵十五局研究團隊歷經10余年科技創新與實踐,錨定砂卵石渣土流變基礎理論、改良劑與渣土性能評測方法和基于渣土改良的盾構協同防災技術三個方面進行系統理論與技術創新,不僅填補了該領域多項研究國際空白,更拓展了土壓平衡盾構的應用空間和范圍,有力推動了我國盾構隧道領域的科學技術進步。”中鐵十五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項目負責人黃昌富介紹項目時強調。
特等獎獎牌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