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展獲悉,如何加強對氫能的利用成為各國科技競爭的熱點,其中,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作為以氫氣為能源的能源轉換裝置,具有高效、環(huán)境友好、工作條件溫和等優(yōu)勢,備受關注。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快速發(fā)展,但仍面臨氣體傳質和水管理薄弱的問題,導致體積比功率較低。如何能在節(jié)約成本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電池性能?
9月2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獲悉,該所周小春研究員團隊利用激光雕刻技術,以東麗碳紙為基材,設計制備了具有波形流道和微通道脊的新型一體化GDL(氣體擴散層)。其具有豐富的多孔結構,具備優(yōu)異的氣體傳質和水管理能力,可提升燃料電池的性能。近日,該成果論文發(fā)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
提升燃料電池性能難在哪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即氫燃料電池,由流場板、氣體擴散層、微孔層、催化層、質子交換膜等組件構成,可用于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等交通工具以及小型發(fā)電站等。
氣體擴散層位于流場板和催化層之間,在燃料電池中起著導電、支撐膜電極、傳質、水管理的作用。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工作中,反應氣體經氣體擴散層傳遞到催化層,催化層生成的水經由氣體擴散層排出。而反應氣體的傳質和水的排出直接影響著膜電極性能,較差的氣體傳質和水管理能力都會導致膜電極性能的降低。
為解決傳質和水管理薄弱的難題,科學家曾通過改變流場板的流道結構,或者采用金屬泡沫、石墨烯泡沫取代傳統(tǒng)流場板等方法,來提高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傳質能力,提升燃料電池性能。
然而,金屬泡沫以及石墨烯泡沫這種無流場結構在高電流密度下仍會存在傳質和水管理問題,進而影響燃料電池的性能。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方法解決這一難題。
新型一體化GDL“合二為一”
目前,氣體擴散層通常由基底層和微孔層構成,其中構成基底層的材料一般是碳紙、碳布等。
周小春團隊經過多年積累,從燃料電池結構入手,經過不斷調試和優(yōu)化,最終以碳紙為基材,利用激光雕刻的方法在碳紙上制備出了流場結構,從而得到新型一體化GDL。這種新型一體化GDL將傳統(tǒng)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的流場板和氣體擴散層的功能合二為一,能有效解決傳統(tǒng)燃料電池傳質和水管理薄弱的問題。
團隊成員、論文第一作者何燦介紹,與傳統(tǒng)燃料電池相比,新型一體化GDL具有3個顯著優(yōu)點:一是它簡化了燃料電池的結構,將氣體擴散層和流場板合為一體,使得GDL一個部件兼具兩種功能,降低了生產成本;二是具有較寬的濕度耐受性,應用范圍更廣;三是新型一體化GDL具有波形流道和微通道脊的特殊結構,電池性能更高,它能在低倍壓的情況下達到甚至超過原先燃料電池在高倍壓下的性能,有望降低燃料電池系統(tǒng)空氣壓縮機的能耗,從而提升燃料電池汽車的續(xù)航里程。
未來,團隊希望能繼續(xù)在一體化GDL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并將其廣泛應用于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和其他能量轉換器件中。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fā)。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