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川渝兩地鐵路營業里程不斷擴大,開行速度和密度快速提高,對鐵路安全運營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5月1日起,《重慶市鐵路安全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成為重慶市鐵路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
5月23日,重慶市交通局、成都鐵路監督管理局、成都局集團公司聯合組織舉辦宣貫會議,對《重慶市鐵路安全管理條例》進行了專題解讀。
目前重慶市鐵路營業里程2394公里,鐵路網復線率71%,其中,高鐵通車里程839公里,已基本形成“一樞紐十一干線”的路網格局,覆蓋30個區縣,可直達成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主要城市。
“該《條例》作為重慶市首次發布關于鐵路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對于建立健全全市鐵路安全管理體制機制,規范鐵路沿線生產生活行為,深化川渝協同立法實踐,保障鐵路安全暢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重慶市交通局副局長萬雅芬介紹,《條例》分為總則、建設安全、線路安全、運營安全、協作機制、法律責任7章,共58條。明確了鐵路工程建設施工安全管理、安全設施設置管護責任等方面內容,并對危險性大的行為作出禁止。
其中,《條例》明確禁止實施危害鐵路運營安全和站車秩序的9類行為,包括:
(一)攀爬鐵路線路設施設備,擊打鐵路行車設施設備;
(二)干擾檢票閘機或者車門開、關,強行進出檢票閘門、上下列車;
(三)擅自跨越鐵路線路或者進入其他禁止通行區域;
(四)擅自進入列車司機室、機械室、乘務室等工作區域或者設備管理、行車調度等工作場所;
(五)毆打、謾罵、侮辱鐵路工作人員;
(六)違反疫情防控規定;
(七)圍堵列車、阻礙發車等影響列車正常運行;
(八)在禁止吸煙的列車、列車禁煙區域內使用產生煙霧的香煙替代品;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危害鐵路運營安全的行為。
違者將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