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由中鐵二十局承建的西延高鐵劉家河二號隧道最后一層黃土成功破壁,這標志著劉家河二號隧道順利安全貫通,該隧道是西延高鐵全線貫通的第二座隧道,也是延安地區的首條高鐵隧道。
“劉家河二號隧道位于延安市洛川縣京兆村及后子頭村交界處,全長610.5米,為單洞雙線隧道,隧道以Ⅴ級圍巖、Ⅵ級黃土為主。”中鐵二十局西延高鐵項目經理賈偉說,“整座隧道埋深淺、覆蓋層薄、地質狀況差,極易發生圍巖破碎、塌陷。且隧道外黃土層濕陷性強,承載力低,極易發生變形,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為保證劉家河二號隧道順利安全推進,自2021年8月進洞施工以來,我們針對黃土陡直坡面進洞、下穿黃土陷穴群、淺埋沖溝多等困難,按照濕陷性黃土軟弱圍巖‘快挖快支快封閉’的原則,通過采取‘管超前、短進尺、快循環、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等措施嚴格控制隧道沉降變形,有效解決了濕陷性黃土地基承載力低、易變形等難題,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
作為西延高鐵全線第二座貫通的隧道,劉家河二號隧道的順利貫通為項目后續濕陷性黃土隧道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也標志著西延高鐵全線建設將進一步提速。
“西延高鐵全長299.8公里,銅川至延安段共有隧道43座,此次貫通的劉家河二號隧道濕陷性土層厚度達20米至25米,而且隧道還下穿黃土陷穴群和淺埋沖溝。”西成客專陜西公司高級工程師韓文超說,“在西延高鐵施工過程中,我們運用了拌和站智能綜合管控系統、工程調度信息化管控系統、智能安全監測系統等信息化措施和鐵路隧道新型逃生系統,確保工程實體質量和施工安全始終處于可控狀態。”
據悉,西延高鐵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包(銀)海高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規劃的西渝高鐵共同形成南北大通道,是陜西省“米”字型高鐵網主骨架的重要構成,也是陜西“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建設項目。線路建成投入運營后,西安至延安的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2個半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對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加快構建包(銀)海高速鐵路通道,進一步完善優化國家高速鐵路網絡布局、提升陜西省區位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