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武漢地鐵集團召開2022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武漢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研判集團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存在問題,部署下半年工作,精準施策、聚焦發力,確保經濟運行朝著更好的態勢發展,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精準施策 ?聚焦發力
武漢地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軍充分肯定了各項工作上半年取得的成績;全面、客觀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他強調,為全面完成下半年目標,要結合“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摸清問題找準對策,積極應對強化落實,全力拼搏三季度,決戰沖刺四季度,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計劃執行、目標完成及質量安全工作
上半年集團公司建設完成投資272.9億元,占年度目標的56.3%,超時序進度6.3個百分點,在市級平臺公司中,完成投資額第一、完成比例第一、投資貢獻率第一,持續領跑。
質量安全局面總體穩中向好,上半年通過召開質量安全專題會議,開展專項檢查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公示、多層級汛期綜合應急演練,深入推廣風險防控常態機制,推進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質量首要責任。
2022規劃建設工作
上半年,前期規劃工作扎實推進。規劃報批取得一定進展。積極推進第四期調整報批工作,與省、市發改部門和相關地市州密切對接,積極協調推進市域市郊項目;工程建設基本可控。
16號線二期工程、前川線一期工程兩個開通項目和19號線、5號線二期工程等續建項目,形象進度可控,質量安全、精細化施工管理有力推進,如期兌現各項節點目標。其中16號線二期工程僅用3個月時間完成全線地下結構施工,6個月實現全線區間貫通,目前正按照軌通、電通等節點目標有序推進;前川線一期提前實現軌通重大節點,目前正加快推進裝修、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
軌道交通運營工作
2022年是武漢地鐵超大規模線網運營的第一年,客流仍受制于疫情影響,上半年線網總客運量4.78億乘次,日均客運量264.23萬乘次;最高日客運量361.72萬乘次(6月17日);占全市公共交通客運量比重為58.61%。截至6月30日,線網開行約76.47萬列次,運營里程約2780.76萬列公里;列車運行圖兌現率99.99%,列車正點率99.99%。
運營公司以“三張清單”為抓手,建立“四級遞單”工作模式,著力打造“五心服務”,從嚴從快從細執行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客流恢復趨勢向好。
國企改革專項行動工作
上半年,國企改革工作進展順利。制定完善“前置事項清單”,集團公司和重要子企業運營公司制定了“前置事項清單”,完成率100%。加強董事會建設,集團公司和8家應建子企業全部建立董事會。
在自主科技創新方面,集團公司以武漢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中的前瞻性、綜合性課題作為研究重點,已累計立項科研項目近90項,榮獲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0余項,擁有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50余項。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