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因獨特的自然和地理環境成為了旅游界中的“高定城市”,當然,為城市發展服務的軌道交通建設也有專屬的“高級定制”。
施工現場
光潔的隧道內壁,顏色均勻如薄霧,圓潤的弧度顯得隧道內分外干凈平整,明亮的燈光下“膚色勻稱”的外觀更是讓人賞心悅目。走進中國交建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大坪西站終點區間暗挖隧道,這個用鋼筋鐵骨打造出的“工藝品”,令人贊不絕口。
據了解,重慶軌道交通18號線北延工程是貫通渝中區的一項重要交通工程。前后左右是鱗次櫛比的居民樓,上下空間時有市政道路和軌道交通交錯,各種線條仿佛“一團亂麻”,還要確保穿越山體時,避免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中國交建所修建的這條全長1103米的隧道區間,設計時便采用了暗挖法、單護盾TBM法及明挖法三種工藝配合施工,成為全線重難點工程之一。
該隧道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特別是暗挖段,由于洞口最小覆土厚度不足2米,特殊的砂質泥巖夾砂巖地質又“剛直易折”,如果二次襯砌施工不及時、質量不達標,就極易導致隧道坍塌。必須壓實隧道二次襯砌施工的質量保障,成為項目全員的重要共識。
為此,該項目部結合施工過程中的管控難點,決定以“高級定制”的標準,為隧道穿上一件完美“襯衣”。
“我們堅持讓高質量‘單品’在每一根鋼筋上體現?!痹撠撠熑苏f,在鋼筋到達集中加工廠之前,質量管理工作就開始了。項目部安排專人提前對加工作業人員進行全面技術交底,加工過程使用全數字化、智能化作業。
在該負責人看來,鋼材加工生產線在實現“自動化減人”保證本質安全的同時,更讓“高級定制”的標準和精度從生產源頭上得到充分保證,還有質量負責人對鋼筋加工進行全程盯控,精確的數據讓每一根鋼筋都幾乎“孿生”。
創新的思維是“高級定制”的另一項必需品。記者了解到,傳統的隧道二襯施工,常常使用鋼筋對止水帶進行定位,但由于彈性、長度、穩固度的限制,經常會出現鋼筋不夠“給力”,止水帶無法牢牢固定在施工縫中的情況,一旦移位,止水帶就難以正常發揮防止施工縫滲水的作用,嚴重影響二襯施工質量。
為了解決這個困擾,該項目技術部門在現場蹲點研究,創新設計出一種鋼板止水帶角鋼卡具,該項應用還獲評了重慶市總工會月度優秀“五小”成果。此后,該項目的建設者又研究出用于保護混凝土澆筑功效提高的飛輪墊塊、提高混凝土澆筑質量的二襯臺車預留觀察窗口等技術,為二襯的“高級定制”錦上添花。
類似的創新發明在該項目屢見不鮮。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就像繡花一樣,把項目建設的每一個步驟都下足了功夫,確保施工過程的‘一針一線’都精準到位。”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