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武漢軌道交通12號線首臺盾構機順利始發,標志著12號線正式進入了盾構施工階段。
此次始發區間為12號線(武昌段)土建六標工程茶葉所站-青菱站,為中國鐵建投資集團管段,由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26日率先盾構始發的是左線,全長2.34公里。負責掘進施工的“昆侖41號”盾構機總長約81米,重達450噸,開挖直徑為6.48米,由刀盤、盾體、主驅動、管片拼裝機、螺旋機等10多個部分組成,預計將以每天8-10環,大約12-15米的速度向前掘進。
中國水電四局武漢地鐵12號線(武昌段)土建六標項目經理李冠朋介紹,計劃明年2月到3月份完成整個盾構區間的施工,實現茶青區間全線貫通, 確保整個12號線沿線的盾構工期。
據介紹,茶青區間穿越地層地質結構復雜,主要為淤泥質粉質黏土、粉質黏土夾粉土、中風化泥質粉砂巖、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容易導致管片上浮,刀盤結泥餅,地面沉降、盾構機栽頭等困難。同時盾構側穿軌道交通5號線高架橋墩,下穿武南編組站47股道、湖北工業大學、巡司河等,施工環境復雜。為此,建設團隊精心策劃,科學組織,整合配置優質資源,提前對周邊環境進行詳細調查,做到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源了然于胸,確保盾構順利始發。
武漢市城鄉建設局工程建設處處長 韓偉表示,“昆侖41號”盾構機的首發,是武漢軌道交通12號線環線全線盾構始發的重要開端,具有里程碑意義。同時,為加大武漢市二季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貢獻力量。參建各方在保證防疫安全,生產安全的前提下,全速推進項目建設,朝著2025年建成的奮斗目標全力推進。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