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號”盾構機在地下掘進
春風隧道工程是備受市民關注的全市交通重點工程。國慶假期,當廣大市民都在歡度節日之時,春風隧道項目工程的400多名建設者們仍值守工地,在施工第一線以揮汗如雨的勞動之姿向國慶獻禮。
10月4日,乘坐工地車持續向下行進2公里,記者來到了位于地下55米的隧道工程現場。隨著秋天到來,深圳的天氣已經逐漸涼爽,但在隧道內部由于盾構機散熱功率大,對外相對隔絕,里面的氣溫仍直逼40攝氏度,在現場不到20分鐘,每個人的衣服都已經被汗水濕透了。
在主機室,值班工程師和盾構司機緊盯著儀表盤中的數十項數據,根據盾構的掘進情況,不時地進行調整,一刻不能疏忽。“目前,我們盾構機以每天5米的速度向前掘進,很快即將突破2200米,迎來新的節點。”春風隧道項目書記陳春彬向記者介紹,盾構機24小時掘進中,節日期間項目工作人員實行兩班倒,確保掘進進度;管理人員全部帶班值守,現場交接班,確保施工安全。同時工地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每日派專車接送工作人員上下班,實行“兩點一線”閉環管理,確保工程項目防控安全。
據介紹,目前,盾構已經掘進2190米,盾構機正在下穿邊檢區域,剩余1413米;東側明挖段交通疏解全部完成,一期基坑進行主體結構施工,二期基坑進行土方施工,三期進行圍護結構施工。“春風隧道是深圳首條單洞雙層施工的機動車隧道,具有‘大難險新’的特點,盾構穿越羅湖建成區,沿線建構筑物老舊,安全風險高,對技術管控帶來極大挑戰;盾構需穿越11條斷層破碎帶,巖石強度最高可達173兆帕,對刀具管理帶來極大挑戰。”陳春彬介紹。
面對諸多技術難點,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中鐵隧道局采用注入盾殼泥方案,解決超大直徑盾構穿越全斷面硬巖地層泥水倉泥漿與盾尾砂漿互相竄通難題,保證了地表及地表建筑物的安全;開展超前預測,實時進行動態調整參數、刀具選型等,及時糾偏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升施工進度;嚴格按“決策指導層、診斷指令層、分析反饋層、操作執行層”四個層級指揮施工,做到“一環一研判”“一環一總結”,確保施工安全和進度。
據了解,春風隧道全長5.08公里,其中盾構段長3.6公里。隧道分上下兩層車道,每層單向2車道加連續緊急停車帶,為小客車專用通道。隧道西起濱河大道上步立交東側,自西向東敷設,止于北斗路東側歸入沿河南路。在新秀立交西側與東部過境高速公路市政連接線配套工程相接。
該隧道是深圳“南環”快速路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隧道建成后將形成“春風路高架+春風隧道”的立體交通走廊,打通春風路交通瓶頸,極大提升交通通行能力,改善南環快速系統的交通通行效率,通過地下地上立體交通網來緩解片區交通擁堵。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