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匠心筑夢軌道營城”成都軌道集團“成都工匠”在行動主題活動在四川成都地鐵紅星路停車場舉行,“成都工匠”主題列車正式亮相成都地鐵1號線。
活動現場,與會嘉賓還為2022年“成都工匠”代表授人才綠卡,為成都軌道交通產業鏈“成都工匠”代表頒發“產業導師”聘書,并舉行師帶徒簽約儀式。隨后舉行了“成都工匠”主題列車首發儀式。
此次活動由四川省總工會指導,成都市總工會主辦,成都軌道集團工會承辦,旨在進一步宣傳和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推動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濃厚氛圍,號召引領廣大職工以“成都工匠”為榜樣,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產業生態圈建設等城市戰略中再創輝煌、再攀高峰,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48歲的畢東云已從事軌道車輛檢修工作26年,以他命名的技師工作室完成了技術改造100余項,非標工裝制作50余項,修復配件價值700余萬元,20項工裝發明獲得國家專利授權,先后培養出“成都工匠”5名,獲聘首屆成都市“工匠培訓師”。
在“成都工匠”主題列車上,以匠心筑夢、追求卓越、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執著專注、青春軌道為主題的6個車廂,圖文并茂地展現了45位像畢東云一樣的“成都工匠”及其工作室的人物海報。
據悉,近年來,成都軌道集團先后通過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開展專項勞動技能競賽、開展勞模工匠事跡宣講會、建立健全師帶徒制度等多種形式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引導全集團2萬余名職工向勞模工匠學習,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貢獻力量,至今已有45名職工獲評“成都工匠”,在軌道建設、軌道運營、TOD營城、軌道生活、軌道產業等多個領域發揮作用。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