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溫州大都市圈建設迎來實質性進展,喊了多年的溫瑞同城化,這次終于要實現了。
最新消息顯示,市域鐵路S2線計劃今年下半年全線通車,目前正在綜合聯調階段。
S2線南起瑞安東山站,橫穿瑞安濱海新區,途徑溫州機場,北至樂清,全長64.26公里。
在目前溫州三條軌道交通中,S2線里程最長、橫跨區域最多。它的開通,對瑞安融入溫州大都市區意義重大!
瑞安人能乘輕軌“趕飛機”了!
有了S2線,瑞安人以后去機場就能享受到軌道交通的便捷和穩定。
目前,瑞安去龍灣機場主要走濱海大道,直線距離約28公里,百度地圖顯示最短通行時間約54分鐘。
然而,S2線開通后,從起始站“東山站”上車,只需經過11個站,就能抵達龍灣機場站。
S2線最高時速140公里/小時,平均時速大約55公里/小時,按照每個站點停留1-2分鐘來估算,全程大概只用30分鐘。
與此同時,S2線與S1線在“機場站”交匯,市民也可以在這里換乘前往溫州市區。
S2線主要串聯溫州東部城市,包括瑞安濱海新區、龍灣濱海以及樂清城區和重點城鎮。
真正實現瑞安、溫州現有城區的軌交生活,還需看S3線。S3線,南起飛云江站,北至甌海梧田站,全長約33.2公里,計劃今年上半年開工,預計2027年通車試運營。
S3線縱貫瑞安、溫州繁華城區
瑞安范圍內,S3線從南至北設了飛云站、東山站、明鏡公園站、瑞祥站、塘下站、羅鳳站,共6個站,幾乎覆蓋了目前瑞安最為成熟的居住板塊。
溫州范圍內,S3線設有仙巖站、鵝湖站、茶山站(暫緩)、南白象站、溫州中學站、梧田廣場站、溫州火車站(暫緩)。這些地方也是瑞安人最常去的萬象城、附一醫等地,而且離茶山高教園也不遠,人流量大。
按照規劃,市民可以通過S3線在溫州火車站實現與S1線接駁換乘,直達溫州鹿城,有效縮短溫州市區與瑞安市區的時空距離。
未來,生活在瑞安,工作在溫州;或者,生活在溫州,工作在瑞安,都將成為常態化。
軌道交通建設,只是溫州大都市圈形成的重要一環,溫州在建立與周邊縣市區的親密關系布局中,還編織了一張“七縱七橫”的城市快速路交通網。
穿越瑞安的部分,主要來看甌越大道快速路、濱海大道快速路和環山南路。
甌越大道快速路計劃全線采用高架設計,大約有18公里與S3線共建,約占S3線總里程的60%。
去年9月,甌越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高架主線試通車,雖然只有5公里,已讓溫、瑞兩地生活工作的老百姓激動不已。
濱海大道未來也將改造提升為城市快速路,通行時間還將大幅縮短。
環山南路位于塘下,它向西直達甌海仙巖,向東通往龍灣海城,打通了東西方面的通道,目前東岙附近的隧道正在加速推進中。
此外,在建的南北向交通工程還有南山隧道、塘岙底隧道,建成后都將大幅度縮短瑞安、溫州通行時間。
未來五年,溫州還將在瑞安東部濱海新城布局高鐵東站,連同現有的多條高速,進一步拉大溫州都市圈。
過去,因為有交通、山體方面的掣肘,導致溫瑞長期處于“散裝”式發展。然而,邁入軌道交通時代,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有了交通上的便利性,未來,安家瑞安≈安家溫州城區,兩地之間的城區壁壘進一步被打破。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