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來自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消息稱,為確保市民乘坐軌道安全出行,重慶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管理中心巡查大隊建立完善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年均線路巡查超46萬公里,處理違規施工行為200余起。
今年初,重慶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突破500公里。如何守護軌道交通運行安全,保護乘客安全出行,實現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為零?
重慶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管理中心巡查大隊就承擔這份重擔。巡查大隊青年人員常年扎根安全生產一線,開展運營、建設、規劃線路控制保護區線路巡查、項目監管和配合執法工作。
他們每天沿著軌道交通線路巡查線路,步行穿過地勢險峻、雜草叢生的列車所經之地。他們積極開展線路巡查和項目監管,及時發現并制止控制保護區內一起又一起作業面小、隱蔽性極強的違規施工作業。為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巡查大隊建立完善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制定了安全隱患“日周月”排查治理制度,對區間線路、項目現場的安全隱患進行定期排查,在法定節假日和重大活動期間組織專項檢查。針對發現的隱患,巡查大隊積極督促相關施工作業單位進行整改,確保隱患整改率達到100%。
隨著控制保護區管理工作進一步推進,巡查大隊創新啟用無人機輔助巡查,探索AI、5G等新技術在保護區智能化監控上的運用。他們先后獲得“重慶市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重慶市十佳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稱號。
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單軌線路之一,日均客流超70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超100萬人次。為保障3號線軌道列車正常運營,在重慶軌道集團大修公司車輛大修部童家院子單軌車大修車間,重全檢電氣A班年青人每天都在緊張忙碌著。
重全檢電氣A班平均年齡只有30歲,35歲以下青年員工占比100%,主要負責單軌3號線車輛電牽系統、門機系統及車輛電氣線路的重全檢工作,年均檢修量20余列、約180輛。
為保障3號線正線運營列車運力充足,班組每位成員電話必須保持24小時暢通,迎接正線車輛、白夜列檢車輛、月修車輛的突發故障排查。班組先后開展了重慶3號線單軌列車門控器整改、六編組輪壓檢測防水棚設計安裝、車端連接線纜排查等一系列專項業務,大幅降低3號線車輛故障率。
“接觸網是列車的牽引供電系統,它的維護保養與維修都只能在列車收班之后的深夜進行。”重慶軌道集團運營三公司供電維保部接觸網車間道角工班組,除了夜間對接觸網進行維護保養以外,白天也要加強巡視,防止樹葉、氣球等異物入侵到行車限界并做好其他應急處理,保障列車安全準點運行。
“哪怕春節萬家團圓之時,接觸網檢修工仍然守護在一線,保障著列車順利運行,將每一位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與家人團聚。”該班組一員工表示。
“青年隊伍是安全生產的生力軍。”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團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大青年職工將繼續踐行崗位職責,當好崗位第一責任人,為守護重慶軌道交通安全運營,保障市民乘客安全出行貢獻青春力量。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