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醫附一院2號樓到了……”6月12日,“小巷公交—便民健康專線”3238路正式開行,這條線路運行重醫附一院5號樓至馬家堡,沿途???個站點,6—15分鐘一班。這也是重慶首條開進醫院內部的小巷公交,將有效解決市民看病就醫停車難題,就醫體驗便捷度再升級。
1 沿途停靠5個站點 其中2個站在醫院內部
“重醫附一院2號樓到了,下一站是醫學院路,請下車的乘客提前做好準備……”6月12日上午10時,剛剛看完病的胡女士登上3238路公交車,準備在馬家堡下車再轉車回家?!疤奖懔耍赐瓴〔挥米叱鲠t院,就能坐公交車出去。”胡女士忍不住感嘆。
據重慶公交集團西部公交二分公司經理黃吉介紹,今天開行的“小巷公交—便民健康專線”首條線路為3238路,線路配置車輛2輛,運行重醫附一院5號樓至馬家堡,沿途停靠站點:順向為重醫附一院5號樓、重醫附一院2號樓、醫學院路、時代大道、馬家堡;逆向為馬家堡、時代大道、醫學院路、重醫附一院2號樓、重醫附一院5號樓,總里程2公里。開收班時間為:7:00—19:00,準點運行15分鐘,班次間隔6-15分鐘,日均運行92班次。
這條線路執行2元一票制,納入中心城區公共交通1小時免費優惠換乘范圍,65歲以上老年人等優待群體享受常規公交免費優惠乘車政策。
重醫附一院位于渝中區大坪腹地,院內停車位僅有600余個,但每日進出醫院人員約有3.6萬人。為切實解決重醫附一院停車難、周邊因停致堵、通勤出行不便等難題,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創新開行“小巷公交—便民健康專線”,這條線路串聯起重醫附一院周邊社區、學校、企業、商圈等,實現與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干線公交873路、471路、818路、403路等公共交通無縫接駁,有效打通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解決市民看病就醫停車難題,讓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就醫體驗。
2 已累計開通58條小巷公交線路
為確保線路順利開行,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建立協同聯動機制,與市公安局、渝中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街道形成合力,積極謀劃,打通就醫“最后一公里”。
重慶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郝祎介紹,2020年6月,重慶在全國首創“小巷公交”,在渝中區開行首條線路,如今已成為全國公交出行最鮮明的元素,獲評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成為有著深深重慶烙印的“流動名片”。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開通58條小巷公交線路,年均運送乘客超1800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市民優先選擇公共交通綠色出行。
“這條線路的開通,將切實提升城市交通運行效率,讓市民出行更省心、更舒心、更暖心?!焙碌t說,小巷公交從來不只是一條公交線,而是一條民生線,串起了社區與商圈,串起了學校與醫院,串起了軌道與公交,也串起了煙火與繁華,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到了公交溫度、交通溫暖。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