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凌晨,我市迎來大暴雨天氣。為應對此次降雨,武漢公交“聞雨而動”,立即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每名駕駛員、調度員、安全員都各司其職,用心、用情、用行力保惡劣天氣市民公交安全出行。
333路站長叮囑司機雨天減速慢行
根據惡劣天氣應急預案,5月21日,武漢公交一公司就安排技術骨干對所有上線車輛的燈光雨刮、底盤剎車、高、低壓電路、新能源電控系統等10多項設備進行檢查,各車隊管理人員對各公交停車場、變壓器電路、充電設備、場站排水系統及消防設施設備等隱患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問題,立即組織人員維修、疏通,力保大雨天氣公交運營安全,平穩有序。
“今天雨大,視線不佳,路上一定降低車速,注意安全……”“進出站點多等一會兒,多留心觀察乘客動態,不要將水濺到站臺上?!?2日清晨5時許,雨勢正大,在光谷七路公交場站,333路站長李衛華撐起雨傘走到待發的2839號車旁,叮囑司機下雨天氣一定要減速慢行,勤觀察,多提醒,確保行車安全,用心服務好市民。
按照惡劣天氣工作預案,下暴雨時,武漢公交各線路、車隊管理人員提前半小時到崗,協助司機做好出車前“十檢”后,還拿出簽字本,落實“安全一體機”簽到、員工精神狀態篩查、上崗人員健康體檢的同時,做好員工異常天氣行車再培訓,要求司機規范操作,熱情服務,每站都多停幾秒鐘,等乘客上車并坐穩扶好后再開車,遇雨天跑步趕車的乘客,一定要耐心等待,不急不慌,安全第一。
司機上崗前做好各項檢查
“各線路重點關注人多、車多站點,施工路段及學校周邊的道路通行狀況,如遇異常,及時上報信息?!?2日上午7時,雨勢漸小,漢口摩爾城公交樞紐站,調度員肖曼仍緊盯電腦,實時掌握公交線路的營運、堵車狀況。她編輯GPS溫馨提示語,設定程序后,每隔10分鐘群發一次語音,提醒司機謹慎駕駛,安全第一。
各車隊管理人員加強現場管理,挨個叮囑司機安全行車,規范進站、文明服務的同時,安全員們還冒雨下線,前往黃陂民生堤、灄口橋涵洞、宏圖路地鐵站、金橋大道市民之家、漢口火車站等車多人多的站點或容易積水路段,現場指揮交通、車輛安全通行、引導乘客有序上車。
在漢口火車站、二七路二七橫路及陽邏客運站等客流量大的公交樞紐,為避免乘客在雨中久等,線路還實行當班車提前3分鐘前往起點站待發,大雨中“車等人”服務,為上車乘客提供撐傘護航、避雨車廂及扶老攜幼、幫扶助困等志愿服務。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