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地圖,從東北沃野到彩云之南,從中原腹地到江海之濱,正在被民航運輸更加緊密連接起來。
民航事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中國民航節能減排工作也從認識到實踐發生重要變化,圓滿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階段性任務目標,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和成色更加鮮明。
12月12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格力鈦新能源擺渡車交付儀式”在蕭山國際機場舉行。這是格力鈦新能源機場擺渡車第二次進駐蕭山國際機場,在機場三期工程新航站樓和交通中心正式投運后,為國內外旅客提供擺渡接送服務,串聯機場交通網絡,以零碳排放助力打造現代化國際空港樞紐。
“空中門戶” 更綠色更通暢
作為浙江省大通道建設十大標志性項目、杭州亞運會重要基礎配套項目,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工程凝聚了各方的智慧和汗水。項目建成投運后,機場終端年旅客吞吐能力躍升至9000萬人次,將成為華東地區僅次于浦東機場的第二大航空樞紐,進一步發揮民航主力軍和浙江空中第一門戶的作用。
巨大吞吐量帶來了擺渡方式的革新。此次駛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的格力鈦新能源機場擺渡車,車長14米,額定乘員數高達120人,科學布局的內部空間及6扇雙引道乘客門設計,充分滿足國際機場大容量擺渡需求;車輛全景式大面積后擋風玻璃、無障礙踏步翻轉導板,則為乘客提供視野寬闊、舒適轉乘的新體驗。
“2021年,我們首次引入格力鈦新能源機場擺渡車,不少旅客反映低平地板設計特別貼心,不僅方便了帶行李的旅客,而且對老年幼兒孕婦等群體非常友好;簡約時尚的外觀,更加收獲了一批國外的‘粉絲’,因此我們今年再次選擇‘中國制造’的格力鈦!”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
“油改電” 更低碳更未來
2022年9月,中國民航局發布的《2022中國民航綠色發展政策與行動》提出,堅持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更加注重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統籌推進行業綠色發展,加快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格局,推動中國民航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其中,地面保障車輛的排放,占據機場碳排放源的重要位置,其全面“油改電”對打造綠色機場意義重大。
專注于機場“油改電”領域,格力鈦新能源已然形成新能源汽車兩大矩陣產品。
在純電動地勤設備上,格力鈦新能源已研發生產出貴賓商務車、14米機場擺渡車及機場通勤車。2020年,格力鈦新能源商務車入駐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大興機場,助力打造“綠色國門”;2021,格力鈦新能源臉譜公路車成為“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專線大巴。
在機場專用設備上,格力鈦擁有行李牽引車、洗掃車/洗地機、叉車等多種車型。目前,珠海機場引進的格力鈦新能源機場專用設備已累計數十輛,涉及機場工作人員擺渡、安保巡視、航班保障、道面保潔等多個方面。
能高效,健康舒適,民眾體驗、綠色發展、智慧科技,格力鈦與蕭山機場的再次攜手,是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產業鏈的共贏選擇,是滿足人民對民航運輸的美好需要,是構建航空運輸與生態環境的共生格局。
以低碳節能的機場擺渡車產品,進入獲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T4航站樓,格力鈦助力蕭山機場邁出向現代化機場綠色標桿的堅實步伐。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