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A路公交車
昨日上午,210A路公交車從萬家灣公交站開出后,成都公交集團首批11條“響應停靠公交”同步正式上線。記者了解到,市民搭乘122路、143路、203路、210A路、210B路、316路、406路、410路、908路、T1路、T1快線時,均可享受“響應停靠公交”帶來的便捷、快速。
6日上午10時,出門買菜回家的蔣阿姨,習慣性地上了常坐的210A路公交車。與以往不同的是,她在公交車愛心座椅旁看到了一個紅色的按鈕。
“這個是干啥子的,我按了不會有啥問題吧?”蔣阿姨坐在位置上,向公交司機打聽。通過司機的講解,她才了解到,當有乘客要下車時,可以提前按下按鈕,司機便會收到下一站有乘客要下車的信息。而當車內無乘客按鈴、站點無乘客等候、站點無其他公交車停站,車輛將減速越站通過,以減少途中不必要的耗時,提升公交運營效率。
“這樣確實方便很多,平時中間很多站點沒人坐車,每次經過時還要停車、開關門,浪費時間。”在蔣阿姨看來,節約時間其實只是一方面,有了按鈕,對像她一樣的老年人來說,是極大的方便。
因為老年人腿腳不便,要到站下車時,可能要早一些提前到車門口等候,如果遇到急剎車等情況,還有可能摔倒。“現在有按鈕就方便了,我提前按了,師傅就知道我要下車,不用那么著急在車廂內走動。”蔣阿姨說,這個功能不僅方便,而且還很貼心。
與蔣阿姨不同,日常上班的阮女士則更加注重效率。“上下班經常坐這趟車,有時趕時間,就特別在意公交車是否可以在沒人上下車的車站停靠。”阮女士告訴記者,她平時坐210A路公交車到地鐵中壩站,中間只有幾站,但就是這幾站,有時也影響著她的全勤。
記者6日上午試乘體驗210A路公交車,走進車廂,在門口的把手上,記者看到了紅黃色組成的按鈕。按鈕上下部寫著“下車請按鈴”。記者嘗試按鍵后,可以看到不僅駕駛室前方的綠燈亮起,而且車廂內還響起了語音提示。
記者在車廂內數了一下,整個車廂中共有5個類似的按鍵,除了門口的以外,還有設置在愛心座椅旁的。
據成都公交集團運興巴士有限公司210A路駕駛員吳旭介紹,210A路是比較典型的“高峰線”,早晚高峰人多,平時人少;部分站點人多,部分站點人少。按照每站停靠的方式行駛,全程大約需要40分鐘。
“今天‘響應停靠公交’正式上線后,早晚高峰期大約有2至3個站點沒停,節約了3分鐘左右。剛剛你乘坐的過程中,我們有5個站點沒停,大概節約了5分鐘的樣子。”吳旭告訴記者,上線首日,許多乘客還不了解車廂內按鈕的功能,因此還需要向乘客講解,到站前提醒乘客。“相信隨著大家接觸多了,應該就更方便好用了。”
據了解,首批上線的公交線路,主要集中于乘車人次較少,后期將根據首批“響應停靠公交”運行情況,進一步推廣。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