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裝、定位、鞏固……昨日,位于南安市區新華街的體育館西站,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公交站主體的吊裝工作,現場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完善市區公交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形象,2023年,南安將投資300多萬元,對市區溪美街、新華街、長安街、南大路等道路的20座公交站進行智慧化改造提升。該項目由能源工貿集團權屬南安市武榮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負責施工建設。
“目前,項目涉及的公交站主體建設工程已經基本完工,后續將進行人行道恢復、調試等工序。”現場施工負責人林挺進告訴記者,20座智慧公交站提升項目將于4月中旬全部完工。
據介紹,智慧公交站將設置候車區、信息區、廣告區、便民服務區等區域,并通過智能電子站牌實現智能報站、班次查詢和信息查詢等服務,為市民提供更精確的公交出行信息。而站臺的智能探頭,則可實現客流量統計及遠程視頻監控功能。此外,便民服務區還將整合無人售賣機、物流柜、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和除顫儀等便民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2年,南安已完成市區成功街10座公交站臺的“軟件”升級。“今年的公交站提升工程在參考去年的基礎上,還會在材質、外觀等方面進行一定的優化提升。”林挺進說。
“前不久,我在成功街體驗過智慧公交站,那邊可以進行智能報站、班次查詢和信息查詢等服務,很方便。”正在體育館西站等公交車的李女士坦言,沒想到家附近的公交站這么快也升級改造了,以后出門就不怕錯過公交車了。
公交站臺不僅是公交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以及便民出行服務的重要場所。“傳統單一功能的公交站臺,已經無法滿足大眾出行對于信息獲取和個性化服務的需求。”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智慧公交站不僅是人們出行等車、遮陽、避雨的一個小站點,還是一個平臺、一個信息樞紐,將為市民乘客提供更加溫馨舒適的候車環境。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