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北京市大興區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正式“上崗”,全部投放給興40路車隊。與純電動公交車相比,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具有補能時間短、續航里程長的優勢,加氫10多分鐘可續航約400公里。
在興順達客運有限責任公司停車場,記者見到了這10輛嶄新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藍白相間涂裝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長10.5米,內部配置座位28個,額定載客量可達80人。車輛后門位置設計有方便輪椅上下的翻板以及輪椅停靠位。興順達客運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發動機由大興企業英博捷氫提供。
興40路首站為青云店鎮東店,末站為中關村醫療器械園,主要途經青云店鎮、魏善莊鎮、黃村鎮、天宮院街道、生物醫藥基地等地,線路全程31.6公里,共有37站。興40路每輛公交車日均行駛里程約220.5公里,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用后,1年的行駛里程總計將超過80萬公里。
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加氫方便嗎?記者了解到,距離興順達客運有限責任公司停車場不到6公里的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建有全球最大加氫站,共有8臺加氫機、16把加氫槍,日加氫量可達4.8噸。此外,位于青云店鎮的一座油氫一體站也于今年春天投用,12個氣瓶可儲存1000公斤氫氣。今年,大興區規劃再新建2座油氫一體站,加快推進安定循環園區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2座純氫站建設,2025年年底前,計劃建成不少于10座加氫站,全面保障相關車輛加氫需求。
大興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大興區持續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在客運行業應用。旅游客運行業2020年以來新購置180輛氫燃料電池旅游大巴車;公交行業已投運1195輛純電動公交車,隨著這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上崗”,大興區公交行業也正式邁入氫能源時代。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