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國政府宣布對駛入曼谷市中心多條主干道的車輛征收擁堵費,該計劃實施后預計每天將減少約10萬輛汽車出行。征收的擁堵費將用于改善曼谷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并為降低城市軌道交通票價提供資金支持,鼓勵更多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以緩解曼谷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
近年來,泰國汽車保有量迅速增長,截至2024年9月已突破2000萬輛。曼谷市區交通擁堵狀況日益加重,嚴重影響市民出行效率和生活質量。相關數據顯示,曼谷2023年被評為東南亞最擁堵的3個城市之一。泰國各級政府通過大力投資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交通綠色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探索科技賦能交通管理等舉措,推動構建高效、智能的城市交通治理體系。
根據泰國交通運輸部2024—2025年行動計劃,政府將投入超過1萬億泰銖(1元人民幣約合4.6泰銖),用于建設包括市郊列車等在內的5條新軌道交通線路,覆蓋曼谷及周邊地區,預計將為數百萬市民帶來出行便利。曼谷市政府還計劃在未來9年內投入超過85億泰銖用于水路交通建設,計劃新增運河航線110多公里,大幅拓展曼谷城市水路網絡,并與現有公共交通系統實現高效接駁。泰國發展研究所副總裁薩姆特表示:“曼谷公共交通仍有巨大提升空間。增加公交班次、優化線路以及改善站點設施等舉措,將有效提升市民的出行體驗。”
泰國政府承諾,將在未來10年內把交通運輸行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40%以上。為實現該目標,曼谷市政府把推廣電動汽車作為交通脫碳的重要一環,陸續推出多項支持措施,包括在素萬那普機場和廊曼機場設立電動汽車載客專區,并在市區重要路段大量增設充電樁等。曼谷還計劃大規模引入電動公交車。業內人士表示,電動公交車的運營成本比柴油公交車低20%以上,既環保又經濟。同時,政府在曼谷部分內河區段推廣光伏電動船,以減少船舶污染,為市民提供更加清潔、安靜的出行環境。
當前,曼谷市政府正不斷探索科技賦能交通管理的新路徑。去年,曼谷主要商圈之一的拉差帕頌地區開始試用智能交通控制系統。該系統通過安裝在主要道路的攝像頭,收集車輛密度、等待時間等數據,用于優化交通信號燈,緩解交通擁堵和提升道路運行效率。該系統還計劃通過手機應用提供實時交通信息以方便市民規劃出行。曼谷市中心商業區還率先利用人工智能監控系統,嚴厲打擊車輛違停行為,進一步改善交通秩序。
此外,曼谷市政府還開通了網絡互動平臺,廣泛征集民眾對交通管理的意見與建議。同時,交通管理部門還定期舉辦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和綠色出行主題論壇,提升市民環保意識和交通安全意識,共同打造綠色、安全、便捷的城市交通環境。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