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特別路政局(EXAT)開辟平臺聆聽各界對詩叻-巴社瑪努吉路地下兩層高速公路N1隧道項目的意見和看法,該地下隧道長6.7公里,是泰國第一條地下高速隧道,深達40公尺,堪比15層樓的高度。
泰國特別路政局局長強調,將聽取所有問題,并盡一切努力建立信心,預計該項目將在2027年動工,2032年實現通車。
從初步研究發現,2.2方案是最合適的路線,這是一條6.7公里的地下隧道,起點位于詩叻高速公路與安翁挽路交叉處,沿著安翁挽路進過蓬碧岔口、挽卿岔口、卡盛岔口,進入巴社瑪努吉路,連接巴社瑪努吉路-外環路N2段。
素拉杰進一步表示,這是從聽取初步意見后得出的,大多數人仍然關心3個問題:1、隧道安全系統;2、施工期間的補救措施;3、交通問題。感謝所有提出各種問題的人,我們都將這些問題考慮在內,之后還是要繼續聽取公眾的意見。
施工耗時5年
最終方案預計將在2024年完成,研究結果將在2025年逐級提交至泰國特別路政局董事會和內閣進行審議,預計2026年開始招標,2027年動工建設,施工耗時5年,2032年左右竣工并投入使用。
N1高速隧道有4條車道,方案為2層地下隧道,每層有2條車道,其中從詩叻高速公路至納瓦民路這一段距離為地下隧道的上層,從納瓦民路至詩叻高速公路則是地下隧道的下層即第2層,隧道寬16米,總深度為40米。在農業大學附近,地下隧道將與農業大學單獨的地下通道相通,不會出現重疊,這是泰國和東盟地區第一條地下高速隧道,雖然還并未開工,而亞洲也只有日本正在建設這類地下高速隧道。
素拉杰說,至于高速公路系統第3階段北線第1期(巴社瑪努吉路-東側外環路N2段)項目,長11.3公路,預算約為169億6000萬泰銖(約22.3億令吉),該工程為一條有橋墩的高速公路,卡盛-納瓦民路中央約有281根支柱長達25年,目前該項目方案已提交至交通部,將在近期提交新內閣審議。如果獲得通過,預計高速公路局將可以在年底開放招標,工期約3年,預計將在2027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隧道專業工程師巴藤表示,N1地下高速隧道只允許四輪車輛通行,卡車不允許使用,把這條地下高速隧道與國外如土耳其和美國等國的類似工程進行研究和比較,無需擔心隧道的安全問題,隧道內有通風系統、照明系統、消防逃生系統、防洪系統和4個通風孔,緊急情況下可立即疏散人員。目前全球有395條汽車隧道,距離5-30公里不等,而泰國這條N1隧道屬于短距離隧道,距離6-7公里,深度堪比15層樓的高度。
N1地下高速隧道僅在兩頭設有入口和出口,途中全程封閉式,隧道安裝路由器設備,即使長時間的交通堵塞,手機也可以正常使用,雖然N1隧道能通汽車,但我們為消防車設計了4.5公尺的高度,當發生事故時,緊急車輛可以前往提供幫助。
據悉,N1地下高速隧道的投資價值約為360億銖。在本次會議上,大多數民眾對N1隧道的安全使用和防洪表示擔憂,并發表許多意見,如施工期間的土方工程,怎樣才能不影響交通?哪些領域的征地會受到影響?以及從隧道排出的空氣質量如何?會不會影響到附近居民?另外,還有人提出在沿途設立隧道入口和出口等。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