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凌晨,隨著一輪炮響,重慶市在建重點交通建設項目,巫溪至開州高速公路TJB1標段控制性工程朝陽特長隧道和丁家特長隧道開挖取得標志性突破,累計開挖進尺突破4000米,達到4010.6米。
巫云開高速TJB1標段由重慶建工交建集團承建,其重點工程為朝陽和丁家特長隧道,朝陽隧道左線長5132米、右線長5110米,丁家隧道左線長4209.59米、右線長4176米,屬高速公路特長隧道,是巫云開高速公路全線控制性節點工程。兩座特長隧道均處于巴東組不良地質構造帶,地層整體較破碎、小型斷裂、褶皺十分發育,地質環境特別復雜,面臨滑坡、塌陷、突泥突水、煤層瓦斯、巖爆等災害條件,施工難度極大。兩座特長隧道于2022年10月實現雙向8個掌子面開挖。
在朝陽隧道出口左、右洞內,只見水泥罐車、渣土運輸車、挖掘機等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們站在智能澆筑襯砌臺車和自行式防水板鋼筋臺車上,開展二襯澆筑、防水板植筋和路基澆筑作業等工作;鏟車和渣土運輸車并列排開,鏟車將以鏟鏟渣石倒入渣土運輸車車廂內,拉出隧道洞內。在智慧鋼筋廠內,焊光四濺,鋼筋切割聲、敲擊錘打聲,聲聲悅耳,成為大山深處獨特的交響樂。在混凝土智慧生產中心,只見工人人員在電腦前按動操作鍵,一車車按照設定配比的混凝土噴涌而出,灌入混凝土運輸車內,駛向作業點,在工人的操作下,與巖石融為一體,成為巫云開高速的永久性構筑物。
據朝陽隧道黨員責任區區長、黨員突擊隊隊長、現場負責人王曙光介紹,巫云開高速TJB1標段自2023年2月2日復工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開展全員培訓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20余次,約1200名工人接受了培訓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實現了全員覆蓋無盲區。堅持班前安全喊話,讓工人在上崗前明確安全職責和安全要領,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有效防范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發生。另外還堅持超前預控和全過程管理理念,分別從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健全制度體系、提升重大風險防范化解能力、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強化支撐等5個層面,提出了具體管理要求,助推項目安全、高質、快速建設。
截至目前,朝陽隧道已開挖2265米,丁家隧道已開挖1745.6米,累計開挖4010.6米,其中復工后累計開挖1100余米。實現了“開門紅”跑出“加速度”,為2024年二季度全面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巫云開高速公路是重慶市首個政府投資性經營類高速公路項目,也是重慶首次以“交凈地”的方式實現市區共建原則推進的高速公路項目,同時也是重慶市首次引入“專項債+基金+貸款”進行融資建設的高速公路項目。其建設對完善重慶市高速公路網絡,帶動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助推鄉村振興,提高區域交通轉換及通行能力,加快萬開云板塊同城化,推動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加快土地開發和利用、推動城市化發展進程,促進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