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吉林省氫能產業綜合研究院工作專班第一次會議暨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稀土大廈舉行。吉林省政府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工作專班組長和副組長共同為吉林省氫能產業綜合研究院進行了揭牌。
本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關于吉林省氫能產業綜合研究院院長人選的議案》《吉林省氫能產業綜合研究院章程》議案。
會議對吉林省氫能產業綜合研究院發展提出了“對標一流、早出成果、雙向奔赴、敢闖敢試”四個方面要求。“對標一流”,即要對標國家的“三個定位”“三個發展目標”,聚焦科研人才、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基礎設施、研究環境、管理聲譽等領域建設一流研究機構,為“氫動吉林”行動提供全面支撐,引領吉林省氫能產業跨越式發展;“早出成果”,即要準確把握氫能產業發展大趨勢,盡早突破一批關鍵“卡脖子”技術和大規模安全生產技術,盡快推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加快打造“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公共服務、產業培育”集一體的具有全國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研究機構;“雙向奔赴”,即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要抓緊籌建技術委員會和內設機構,組建技術研發團隊,盡快讓吉林省氫能院運行起來,省、市基本建設出資方要保障基本建設經費按時足額撥付到位;“敢闖敢試”,即要面對市場需求、面對企業需求、面對產業需求,創新人才引進模式,探索“人才雙聘”機制,柔性引進高校、企業高層次人才,要積極調動科研工作者積極性,為各類人才大顯身手搭建廣闊舞臺,創新獎勵激勵機制,對氫能研究和成果轉化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才,要給予獎勵和激勵,讓知識和貢獻成為收入分配的重要取向。
吉林省氫能產業綜合研究院是由吉林省政府批準設立,依托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作為內設機構進行管理的非獨立法人機構。氫能院以“強氫技術、育氫產業”為使命,聚焦國際氫能產業發展趨勢和國家“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定位于氫能技術開發和產業鏈延伸,致力于打造氫能產業重大創新技術策源地、氫能科技成果轉化與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平臺、氫能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和氫能人才培養引進平臺。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