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2022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簡稱“數博會”)于線上成功舉行,會上對2022領先科技成果進行了發布和公示。本屆領先科技成果獎競爭非常激烈,申報項目多達437個申報,經過多位院士專家組的層層評審,最終僅有55個項目獲得領先科技成果獎。
其中,騰訊自動駕駛數字孿生仿真測試平臺TAD Sim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實踐積累,獲評“數博會領先科技成果項目”。
數博會領先科技成果獎是在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備案,唯一一個以博覽會名義設獎和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專業獎項。一直以來,數博會領先成果發布都是科技行業權威發布平臺和競技展示的窗口,深受各類機構追捧。
騰訊自2016年開始布局自動駕駛,并將虛擬仿真技術作為重點業務之一。2017年研發模擬仿真平臺的三維場景及傳感器仿真、數據驅動交通流模擬豐富的測試場景、場景型云仿真及虛擬城市型云仿真并行等核心能力,使騰訊自動駕駛虛擬仿真平臺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2018年,騰訊發布自動駕駛虛擬仿真系統TAD Sim,并在2020年上半年發布升級版本TAD Sim2.0。作為業內首個由游戲技術和真實數據雙擎驅動的虛擬仿真平臺,TAD Sim在真實性、全面性、可視化、輕量化、標準化等方面行業領先,讓自動駕駛在虛擬世界進行測試和學習,成本有了很大的降低。
如今,有了數字孿生技術的加持,TAD Sim在為行業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開發和測試方式上能力更加進步。
一直以來,自動駕駛行業內有一個量產應用必須要跑完“110億英里”里程的共識,這個距離相當于在太陽和地球之間往返50余次,要想完成110億英里的實際道路測試,時間長、成本高,極端場景下測試難、危險性大。
在現實測試中難以完成的測試體量,交由虛擬仿真平臺來完成,這已是行業普遍做法。騰訊將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在自動駕駛研發測試中,降低道路測試風險,提升測試過程安全性,并可以極大程度降低測試的時間和資金成本。
數字孿生加持的TAD Sim擁有4大核心能力,包括對交通場景的幾何還原、物理還原、邏輯還原能力以及高并發能力。通過對三維場景幾何還原以及高精度傳感器仿真模型,實現高精度傳感器仿真的計算結果。在場景邏輯還原方面,該平臺的數據驅動交通流仿真能力能夠描述場景內部所有動態元素的運行邏輯,如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等交通流。同時,該平臺還具備面向控制算法以及車輛動力學的仿真,能夠完成物理碰撞、摩擦力、風力等條件下的仿真計算。
除此之外,基于騰訊云的技術優勢,該平臺可以通過在云端高并發運行上萬個仿真系統實例,可以快速完成幾十萬個物理場景的快速回歸測試,提高自動駕駛算法的迭代效率。
當然,除了支持自動駕駛的研發測試,在更廣泛的維度上,騰訊數字孿生技術也可以為城市交通的調度管理、未來交通解決方案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和自由的云端演練場地,并不斷落地更多的案例。
今年以來,由長安大學聯合騰訊等單位申報的新能源汽車專項“自動駕駛仿真及數字孿生測試評價工具鏈”項目獲批立項,成功入選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此后,騰訊自動駕駛數字孿生仿真測試平臺TAD Sim(教育版)還入選了教育部2022年“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與高校聯動,共同推進產學合作、產教融合。
目前,TAD Sim已與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湖北)、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深圳坪山智能網聯測試示范平臺等檢測機構達成合作,共同展開對智慧高速、開放城市道路等場景的交通實時數字孿生探索和建設。
以此次獲獎為契機,TAD Sim將繼續推動技術創新和場景創新,全面助力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的新發展。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